临夏塬堡黄土地层S1古土壤中的正构烷烃及其古植被意义

被引:33
作者
王志远
谢树成
陈发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广州
[4] 武汉
[5] 兰州
关键词
正构烷烃; 末次间冰期; 草本植物; 古土壤; 塬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4 [古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运用GC MS ,对临夏S1 古土壤剖面连续系统采集的 18个有机地球化学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的结果发现 ,所有样品的正构烷烃的高碳数部分均有显著的奇偶优势 ,CPI值达到 5 .0以上 ,并且以表征草本植物输入的正构烷烃C31 为主峰。结合不同植被区现代土壤样品的分析结果 ,研究区正构烷烃特征表明即使在第四纪的气候最适宜期的末次间冰期 ,在甘肃临夏附近的黄土高原发育了草原植被景观。
引用
收藏
页码:231 / 2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的草原植被景观:来自分子化石的证据 [J].
谢树成 ;
王志远 ;
王红梅 ;
陈发虎 ;
安成邦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1) :28-35
[2]   泥炭分子化石记录气候变迁和生物演替的信息 [J].
谢树成 ;
R.P.Evershed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10) :863-866
[3]   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南部植被演替的植物硅酸体记录 [J].
吕厚远 ;
刘东生 ;
吴乃琴 ;
韩家 ;
郭正堂 .
第四纪研究, 1999, (04) :336-349
[4]   固城湖GS-1孔11.87~12.28m古环境变更线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证据 [J].
张干 ;
盛国英 ;
傅家谟 ;
王苏民 .
科学通报, 1999, (07) :775-779
[5]   黄土高原和南海陆架古季风演变的生物记录与Heinrich事件 [J].
吕厚远,郭正堂,吴乃琴 .
第四纪研究, 1996, (01) :11-20
[6]   黄土高原南缘10万年以来的植被——陕西渭南黄土剖面的花粉记录 [J].
孙湘君 ;
宋长青 ;
玉琫瑜 ;
孙孟蓉 .
科学通报, 1995, (13) :1222-1224
[7]   分子有机地球化学与古气候、古环境研究 [J].
傅家谟 ;
盛国英 .
第四纪研究, 1992, (04) :306-320
[8]  
黄土、第四纪地质、全球变化[M]. 科学出版社 , 刘东生,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