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水库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60
作者
张敏 [1 ,2 ]
邵美玲 [1 ]
蔡庆华 [1 ]
徐耀阳 [1 ,2 ]
王岚 [1 ,2 ]
孔令惠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底栖动物; 时空分布; 水质评价; 丹江口水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按季度对丹江口水库4个区域(丹江库区、汉江库区、取水口、五青入库区)14个采样点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61种,主要由寡毛类(颤蚓科、仙女虫科)和摇蚊科组成.其中,寡毛类密度在全年中占优势地位,占底栖动物总密度的90%以上;生物量的优势种则主要为软体动物.空间分布上,底栖动物密度以汉江库区最高(大坝前:33792ind./m2),丹江库区次之,取水口和五青入库区的密度相对较低,且五青入库区偶尔出现0密度的样品;生物量则由于丹江库区和取水口经常有软体动物出现而导致该区域内生物量相对较高.季节变化上,密度分布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生物量也呈现出类似的分布,但秋季和冬季差别较小.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Goodnight-Whitley生物指数、Wright生物指数及Carlander生物量法对丹江口水库水质进行评价,比较而言,Goodnight-Whitley指数不适宜用于丹江口水库的水质评价;而综合利用其它三种方法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取水口为轻污染状态,丹江库区为轻-中污染,汉江库区为中-重污染;五青入库区由于水深太浅,底栖动物生境易受外界影响导致群落波动较大,因此不宜采用底栖动物作为评价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2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湖北省三道河水库底栖动物的初步研究 [J].
池仕运 ;
彭建华 ;
万成炎 ;
邹曦 ;
李明 .
湖泊科学, 2009, 21 (05) :705-712
[2]   丹江口水库库区水环境质量评价 [J].
成庆利 ;
朱铁群 .
水土保持研究, 2008, (01) :202-204+208
[3]   丹江口水库流域致洪过程的水文气候特征分析 [J].
刘明宽 ;
徐元顺 ;
朱理国 ;
许书成 ;
徐森林 .
湖北气象, 2001, (04) :15-16
[4]   丹江口水库的饵料生物资源及水体营养状态评价 [J].
韩德举 ;
彭建华 ;
简东 ;
邹清 ;
邬红娟 .
湖泊科学, 1997, (01) :57-62
[5]   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及其演变 [J].
邬红娟 ;
彭建华 ;
韩德举 ;
简东 ;
邹清 .
湖泊科学, 1996, (01) :43-50
[6]   丹江口水库库区水生生物调查和渔业利用的意见 [J].
E.B.波鲁茨基 ;
伍献文 ;
白国栋 ;
戈敏生 ;
王乾麟 ;
王士达 ;
陈受忠 .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59, (01) :33-56
[7]  
湖泊生态调查观测与分析[M].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黄祥飞主编, 2000
[8]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 in the watershed of an urban reservoir in southeastern Brazil [J].
Moreno, P ;
Callisto, M .
HYDROBIOLOGIA, 2006, 560 (1) :311-321
[9]   Suspended solids in Missouri reservoirs in relation to catchment features and internal processes [J].
Jones, JR ;
Knowlton, MF .
WATER RESEARCH, 2005, 39 (15) :3629-3635
[10]  
Evidence of a threshold level of fine sediment accumulation for altering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ies[J] . M.D. Kaller,K.J. Hartman.Hydrobiologia . 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