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水库(千岛湖)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保护策略

被引:48
作者
韩晓霞 [1 ,2 ]
朱广伟 [1 ]
吴志旭 [3 ]
陈伟民 [1 ]
朱梦圆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 淳安县环境保护监测站
关键词
新安江水库; 富营养化; 时空变化; 藻类水华; 渔业养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为探索新安江水库(千岛湖)水质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利用2009 2010年的逐月水质监测数据,结合文献资料,对新安江水库水质时空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透明度、总氮、总磷及叶绿素受水文季节变化过程、浮游生物生长及人类活动等的综合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特别是上游街口断面各指标季节差异显著.空间分布上,上游水质明显劣于下游水质,上游水域透明度低,氮、磷及叶绿素含量高,反映出外源供给和人类活动对新安江水库水质的决定性贡献,控制外源污染是新安江水库水质提升的关键.统计分析表明,新安江水库主要感官指标透明度主要受控于藻类生物量,而藻类生物量变化与氮、磷营养盐的含量关系密切.严格控制入库营养盐通量,控制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季节性异常增殖已成为解决新安江水库水环境问题的核心.另外,新安江水库经济鱼类赋存量与捕捞量对水质有一定影响,年度捕捞量与水体透明度具有反相关关系,不能排除鱼类密度过高导致的生态系统失调的可能.因此,要进一步开展渔业养殖的水质效应研究,加强渔业管理,确定科学合理养殖模式,保证新安江水库水质的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836 / 84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千岛湖保水渔业及其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D].刘其根.华东师范大学.2005, 05
[2]   Response to Comment: Nitrogen fixation has not offset declines in the Lake 227 nitrogen pool and shows that nitrogen control deserves consideration in aquatic ecosystems [J].
Scott, J. Thad ;
McCarthy, Mark J. .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2011, 56 (04) :1548-1550
[3]   Top-down or bottom-up effects by fish: Issues of concern in biomanipulation of lakes [J].
Horppila, J ;
Peltonen, H ;
Malinen, T ;
Luokkanen, E ;
Kairesalo, T .
RESTORATION ECOLOGY, 1998, 6 (01) :20-28
[4]  
湖泊生态系统观测方法.[M].陈伟民;黄祥飞;周万平等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5]  
鲢、鳙与藻类水华控制.[M].谢平著;.科学出版社.2003,
[6]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7]  
中国21世纪水问题方略.[M].刘昌明等著;.科学出版社.1996,
[8]   天目湖沙河水库水质对流域开发与保护的响应 [J].
朱广伟 ;
陈伟民 ;
李恒鹏 ;
任理 ;
顾钊 ;
赵林林 ;
高永霞 ;
贺冉冉 ;
张运林 ;
崔扬 .
湖泊科学, 2013, 25 (06) :809-817
[9]   新安江水库透明度与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式初步研究 [J].
程新良 ;
吴志旭 ;
张百荣 .
中国环境监测, 2012, 28 (04) :114-117
[10]   新安江水库(千岛湖)湖泊区夏季热分层期间垂向理化及浮游植物特征 [J].
吴志旭 ;
刘明亮 ;
兰佳 ;
何剑波 ;
虞左明 .
湖泊科学, 2012, 24 (03) :46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