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群体本位文化传统的现代价值评估
被引:6
作者
:
陈德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金华
陈德峰
机构
:
[1]
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金华
来源
:
江汉论坛
|
2002年
/ 06期
关键词
:
群体本位;
历史渊源;
文化实质;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G1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古文化中唯一从未中断、延续至今的一种文化,“群体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特质和民族性格的集中表现。本文试图从历史与现实的着眼点,揭示群体本位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从价值观与思维模式剖析其存在的理由,论述现代文化建设中应如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群体本位的中国人
[J].
王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编辑部!编审邮政编码
王和
.
中华文化论坛,
2000,
(02)
:13
-16
[2]
反思传统文化求解个体德性的培养与完善
[J].
史宇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德育研究所
史宇澄
.
中华文化论坛,
1999,
(03)
:15
-19
[3]
东亚整体观的现代意义
[J].
冯天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
冯天瑜
.
中华文化论坛,
1998,
(01)
:14
-15
[4]
传统与中国人[M].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刘再复, 1999
←
1
→
共 4 条
[1]
群体本位的中国人
[J].
王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编辑部!编审邮政编码
王和
.
中华文化论坛,
2000,
(02)
:13
-16
[2]
反思传统文化求解个体德性的培养与完善
[J].
史宇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德育研究所
史宇澄
.
中华文化论坛,
1999,
(03)
:15
-19
[3]
东亚整体观的现代意义
[J].
冯天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
冯天瑜
.
中华文化论坛,
1998,
(01)
:14
-15
[4]
传统与中国人[M].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刘再复, 199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