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来源、投资效率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被引:5
作者
刘澜飚
王博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
关键词
融资来源; 投资效率;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48 [投资];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对中国投资的效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私人自筹资金及其他资金来源所推动的非国有部门在过去十几年间始终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而私人储蓄通过银行贷款渠道以及资本市场投资渠道的漏损效应,实现从国有部门向私人部门的资金转移,有效地减弱了银行信贷配给制度给我国非国有部门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高了全社会的资金配置效率。政府预算内资金在投资总额中的地位却急剧下降,外资在总投资中的地位却逐步提升,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又一重要力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金融压抑下的法治、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J].
卢峰 ;
姚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1) :42-55+206
[2]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 [J].
周立 ;
王子明 .
金融研究, 2002, (10) :1-13
[3]   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资本配置效率研究 [J].
韩立岩 ;
蔡红艳 ;
郄冬 .
经济学(季刊), 2002, (02) :541-552
[4]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验模型与政策分析 [J].
韩廷春 .
世界经济, 2001, (06) :3-9
[5]   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J].
谈儒勇 .
经济研究, 1999, (10) :53-61
[6]  
Law, 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 . Franklin Allen,Jun Qian,Meijun Qian.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05 (1)
[7]  
Financial Development, Growt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J] . Jeremy Greenwood,Boyan Jovanovic.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90 (5)
[8]  
Beating the Trap of Financial Repression in China .2 Li,D. Cato Journal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