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化瘀法改善缺血性认知障碍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9
作者
杨养贤
李锐
陈松盛
王敬卿
陈会友
王晋源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一院!陕西西安
[2] 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西安
[3] 西安交通大学二院!陕西西安
[4] 包钢总医院!内蒙古包头
关键词
补肾化瘀法; 血管性痴呆; 乙酰胆碱; 神经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2 [中医治疗学];
学科分类号
100502 ;
摘要
目的 :探讨补肾化瘀法改善缺血性认知障碍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电磁流量计、同位素标记微球法、碱羟胺比色法、放免法、多发性梗塞性痴呆 (MID)大鼠模型 ,探讨补肾化瘀法增智作用机理。结果 :补肾化瘀法显著增加模型鼠脑血流量 (CBF)、海马和皮质局部血流量 (r CBF) ,提高海马和皮质乙酰胆碱 (Ach)含量和神经肽精氨酸加压素 (AVP)、生长抑素 (SS)含量 ,降低血浆内皮素 (ET)的含量 ,作用明显优于脑复康组(P<0 .0 5或 P<0 .0 1 )。结论 :增加脑 CBF,调节脑组织神经递质、神经肽为补肾化瘀法干预血管性痴呆(Va D)的作用机理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缺血性认知障碍大鼠多脑区内神经肽含量的变化 [J].
李小刚 ;
黄克维 ;
汤洪川 .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02) :12-15
[2]   无名质区破坏的Wistar大鼠脑内胆碱乙酰转移酶和生长抑素活性的变化及相互关系 [J].
吴江,张淑琴,饶明俐,张昱,朱德志,姚迪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5, (03) :130-132+191
[3]  
多发梗塞性痴呆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若干神经肽含量的变化[J]. 李小刚,汤洪川,黄克维,王成海.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1995(02)
[4]   多发性脑梗塞痴呆的现状 [J].
陈俊抛 ;
田时雨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1992, (04) :2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