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
刘淑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栖霞市人民医院
山东省栖霞市人民医院
刘淑芬
[
1
]
刘淑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明医学院附属二院
山东省栖霞市人民医院
刘淑清
[
2
]
机构
:
[1]
山东省栖霞市人民医院
[2]
昆明医学院附属二院
来源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2年
/ 10卷
/ 07期
关键词
:
疏血通注射液;
脑梗死;
血脂;
凝血功能;
血液流变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对照组给予曲克芦丁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凝血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明显降低,同时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提高,血黏度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明显降低血脂、抗凝血、改善血黏度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31 / 83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疏血通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殷运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南阳油田总医院老年病科
殷运收
[J].
临床医学工程,
2011,
18
(03)
: 472
-
473
[2]
疏血通的临床应用
鲁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智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鲁鑫
权晓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智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权晓丹
[J].
黑龙江医药,
2005,
(04)
: 298
-
299
[3]
疏血通注射液抗凝溶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刘晓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牡丹江友搏药业动物制药研究室
刘晓晶
李振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牡丹江友搏药业动物制药研究室
李振国
黄清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牡丹江友搏药业动物制药研究室
黄清梅
[J].
中医药信息,
2002,
(03)
: 66
-
68
[4]
蚓激酶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实验室效果
盛爱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卫生部北京医院
盛爱珍
王新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卫生部北京医院
王新德
徐忠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卫生部北京医院
徐忠宝
龙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卫生部北京医院
龙洁
代志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卫生部北京医院
代志华
吴博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卫生部北京医院
吴博贤
朱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卫生部北京医院
朱克
方定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卫生部北京医院
方定华
魏东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卫生部北京医院
魏东宁
[J].
中国新药杂志,
2002,
(01)
: 82
-
84
[5]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06)
: 60
-
61
[6]
神经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吴江主编, 2005
[7]
A functional clotting assay to monitor the hirudin dosage
Zakir, Ramzan M.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Med & Dent New Jersey, New Jersey Med Sch, Dept Surg, Newark, NJ 07103 USA
Zakir, Ramzan M.
Hoffman, William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Med & Dent New Jersey, New Jersey Med Sch, Dept Surg, Newark, NJ 07103 USA
Hoffman, William
Bhatt, Biren 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Med & Dent New Jersey, New Jersey Med Sch, Dept Surg, Newark, NJ 07103 USA
Bhatt, Biren A.
Spillert, Charles 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Med & Dent New Jersey, New Jersey Med Sch, Dept Surg, Newark, NJ 07103 USA
Spillert, Charles R.
[J].
BLOOD COAGULATION & FIBRINOLYSIS,
2007,
18
(02)
: 119
-
123
←
1
→
共 7 条
[1]
疏血通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殷运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南阳油田总医院老年病科
殷运收
[J].
临床医学工程,
2011,
18
(03)
: 472
-
473
[2]
疏血通的临床应用
鲁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智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鲁鑫
权晓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智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权晓丹
[J].
黑龙江医药,
2005,
(04)
: 298
-
299
[3]
疏血通注射液抗凝溶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刘晓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牡丹江友搏药业动物制药研究室
刘晓晶
李振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牡丹江友搏药业动物制药研究室
李振国
黄清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牡丹江友搏药业动物制药研究室
黄清梅
[J].
中医药信息,
2002,
(03)
: 66
-
68
[4]
蚓激酶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实验室效果
盛爱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卫生部北京医院
盛爱珍
王新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卫生部北京医院
王新德
徐忠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卫生部北京医院
徐忠宝
龙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卫生部北京医院
龙洁
代志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卫生部北京医院
代志华
吴博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卫生部北京医院
吴博贤
朱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卫生部北京医院
朱克
方定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卫生部北京医院
方定华
魏东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卫生部北京医院
魏东宁
[J].
中国新药杂志,
2002,
(01)
: 82
-
84
[5]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06)
: 60
-
61
[6]
神经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吴江主编, 2005
[7]
A functional clotting assay to monitor the hirudin dosage
Zakir, Ramzan M.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Med & Dent New Jersey, New Jersey Med Sch, Dept Surg, Newark, NJ 07103 USA
Zakir, Ramzan M.
Hoffman, William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Med & Dent New Jersey, New Jersey Med Sch, Dept Surg, Newark, NJ 07103 USA
Hoffman, William
Bhatt, Biren 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Med & Dent New Jersey, New Jersey Med Sch, Dept Surg, Newark, NJ 07103 USA
Bhatt, Biren A.
Spillert, Charles 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Med & Dent New Jersey, New Jersey Med Sch, Dept Surg, Newark, NJ 07103 USA
Spillert, Charles R.
[J].
BLOOD COAGULATION & FIBRINOLYSIS,
2007,
18
(02)
: 119
-
12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