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中型花A岗岩确定及成因探讨

被引:9
作者
钱存超
路玉林
机构
[1] 安徽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超高压变质带(UHPMB); 大别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别山超高压带中变质花岗岩特征:(1) 岩石组合较单一,以二长花岗岩( 原岩) 为主,缺乏中基性岩和正长岩类;(2) 具鳞片花岗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保留残存的岩浆岩组构;(3) 与榴辉岩及其它超高压变质岩石有明显侵入接触关系,并可见有其捕虏体;(4) 岩石化学表现为富硅、富碱、贫钙、贫镁等特征,一般地SiO2 > 76 % ,( Na2 O+ K2 O) > 8 % ,CaO< 0 .5 % ,MgO < 0 .4 % ;(5) 痕量元素表现为Zr 、Y、Nb 、REE 含量高,Sr 、Sc 、V、Ni 等低;(6) 变质矿物组合为斜长石+ 石英+ 钾长石+ 白云母+ 石榴石+ 绿帘石,属于低角闪岩相。(7) 锆石U - Pb 同位素年龄值为685 ±41 Ma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中变质花岗岩为A 型花岗岩,更接近A2 亚类。变质A 型花岗岩的确定,对进一步认识大别山的大地构造演化、榴辉岩等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折返机制等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表壳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启示
    钱存超
    路玉林
    贾十军
    [J]. 安徽地质, 1998, (03) : 3 - 11
  • [2] 大别山东部榴辉岩带中的变质花岗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徐树桐
    吴维平
    苏文
    江来利
    刘贻灿
    [J]. 岩石学报, 1998, (01) : 43 - 60
  • [3]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内浅变质岩片的发现及意义
    董树文
    王小凤
    黄德志
    [J]. 科学通报, 1996, (09) : 815 - 820
  • [4] 大别山区榴辉岩带中浅变质火山-碎屑岩层组合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汤加富,钱存超,高天山
    [J]. 安徽地质, 1995, (02) : 29 - 36
  • [5] 碱性花岗岩的构造环境分类及其鉴别标志[J]. 洪大卫,王式洸,韩宝福,靳满元.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04)
  • [6] 大别山东段高压变质岩中的金刚石
    徐树桐
    苏文
    刘贻灿
    江来利
    季寿元
    A. I. Okay
    A.M.C. Sengor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1, (17) : 1318 - 1321
  • [7] 大别山区含柯石英榴辉岩的发现
    潘国强
    荆延仁
    夏木林
    梁万通
    王小民
    刘忠光
    丸山茂德
    毛河光
    [J]. 地质论评, 1990, (04) : 359 - 363+386
  • [8] 大别山区司空山两类花岗岩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陈跃志
    韩甦
    邵桂清
    桑宝梁
    [J]. 岩石学报, 1989, (01) : 59 - 66
  • [9] A-type granite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discrimination and petrogenesis[J] . Joseph B. Whalen,Kenneth L. Currie,Bruce W. Chappell.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8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