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温带森林土壤氮矿化与硝化时空格局

被引:63
作者
傅民杰 [1 ,2 ]
王传宽 [1 ]
王颖 [1 ]
刘实 [1 ]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2] 延边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森林土壤; 氮; 净氮矿化; 净硝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利用PVC管原位培养连续取样法测定了东北地区4种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硬阔叶林、蒙古栎林、红松林、落叶松林)土壤氮素矿化、硝化的时间动态及氮矿化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4种森林土壤氮素矿化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异。蒙古栎和红松林土壤在6月份表现出强烈的氮矿化和硝化作用,而硬阔叶林及落叶松林7月份氮素矿化强烈。4种森林生态系统上层土壤的氮净矿(硝)化率显著高于下层土壤。4种林型土壤的硝化过程在氮矿化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NO3--N在无机氮中的比例分别为:79.9%~91.1%(硬阔叶林)、50.7%~80.5%(蒙古栎林)、54.1%~92.0%(红松林)、63.7%~86.5%(落叶松林)。生态系统构成决定了土壤氮素的矿化能力。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矿化率大于纯针叶林生态系统。硬阔叶林、红松林、蒙古栎林、落叶松林的平均净矿化率分别为:(0.58±0.01)mg.kg-1.d-1、(0.47±0.19)mg.kg-.1d-1、(0.39±0.11)mg.kg-.1d-1和(0.23±0.06)mg.kg-.1d-1。4种林型氮素矿化作用与地下5cm温度呈正相关,并受土壤表层(0~10cm)水分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量氮与土壤氮矿化呈显著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747 / 375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鼎湖山主要森林土壤N2O排放及其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 [J].
莫江明 ;
方运霆 ;
林而达 ;
李玉娥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6) :901-910
[2]   土壤水热条件对东北森林土壤表面CO2通量的影响 [J].
杨金艳 ;
王传宽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2) :286-294
[3]   沙地不同树种人工林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及其有效性 [J].
陈伏生 ;
曾德慧 ;
范志平 ;
陈广生 ;
Singh A.N. .
生态学报, 2006, (02) :341-348
[4]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净氮矿化研究(英文) [J].
周才平 ;
欧阳华 ;
裴志永 ;
徐兴良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3, (02) :170-176
[5]   温度和湿度对长白山两种林型下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J].
周才平 ;
欧阳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4) :505-508
[6]   鼎湖山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土壤有效氮动态的初步研究 [J].
莫江明 ;
彭少麟 ;
方运霆 ;
郁梦德 ;
孔国辉 ;
张佑昌 .
生态学报, 2001, (03) :492-497
[7]   东灵山油松纯林和油松-辽东栎针阔混交林土壤氮素矿化/硝化作用研究 [J].
苏波 ;
韩兴国 ;
渠春梅 ;
黄建辉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2) :195-203
[8]   西双版纳不同热带森林下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动态研究 [J].
孟盈 ;
薛敬意 ;
沙丽清 ;
唐建维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1, (01) :99-104
[9]   西双版纳不同热带森林土壤氮矿化和硝化作用研究 [J].
沙丽清 ;
孟盈 ;
冯志立 ;
郑征 ;
曹敏 ;
刘宏茂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0, (02) :152-156
[10]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氮矿化的研究 [J].
陈祥伟 ;
陈立新 ;
刘伟琦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1)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