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钻孔崩落推断四川盆地的水平主应力方向

被引:4
作者
高阿甲
许忠淮
陈家庚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崩塌; 应力;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法国斯仑贝谢公司在我国四川油气井服务时所作的四臂井径测井曲线,分析了四川盆地中井位附近的地壳水平主应力方向.共分析了12口井的井径测量曲线,测量深度从地表下约2,000 m至4,700 m,各井的测量段从50 m左右至1,360 m不等.编制了对测量曲线采样、插值并作简单统计处理,从而获得崩落孔孔径平面投影图的计算机程序.处理结果表明,大多数孔显示了NNW-SSE或近N-S向的优势崩落方向,说明四川盆地最小水平主应力即为此方向.此结果与由平均震源机制结果得出的四川附近地壳区域应力场图象大体协调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7+225 +2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1980年代中国地磁正常场图及其数学模式 [J].
夏国辉 ;
郑双良 ;
吴莉兰 ;
张凤玉 ;
魏宏 .
地球物理学报, 1988, (01) :82-89
[2]   由多个小震推断的青甘和川滇地区地壳应力场的方向特征 [J].
许忠淮 ;
汪素云 ;
黄雨蕊 ;
高阿甲 ;
金小锋 ;
常向东 .
地球物理学报, 1987, (05) :476-486
[3]   根据钻孔崩落椭圆确定地壳应力方向 [J].
丁健民 ;
梁国平 ;
郭启良 ;
高建理 ;
曹守月 ;
贾振先 ;
景朝晖 ;
杨继林 .
地震学报, 1987, (02) :143-153
[4]   地层倾角测井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J].
谭廷栋 .
石油物探, 1986, (03) :87-98
[5]   四川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和现代构造运动特征 [J].
成尔林 .
地震学报, 1981, (03) :231-241
[6]   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现代构造活动特征的探讨 [J].
阚荣举 ;
张四昌 ;
晏凤桐 ;
俞林胜 .
地球物理学报, 1977, (02) :9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