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北坡下侏罗统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

被引:14
作者
史晓颖
雷振宇
阴家润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系
关键词
下侏罗统; 沉积相; 层序地层; 海平面变化; 西藏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9.2 [层序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珠穆朗玛峰北坡下侏罗统由乌垅组、康堆组和永佳组三个岩石地层单位组成。它们分别形成于碳酸盐缓坡、断陷盆地和碳酸盐台地三种不同的沉积环境,共包括6个沉积相。本区在早侏罗世经历了强烈的断陷下沉,属成熟裂谷盆地。下侏罗统含11个三级层序,3个二级层序,构成一个大的海进-海退旋回。三级层序在特提斯区具有良好的可比性,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有密切联系;而二级层序与基底沉降及沉积速率变化直接相关,反映了新特提斯的演化及其两侧的板块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3+98 +9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雅鲁藏布中新生代深水沉积盆地形成和演化(Ⅲ)——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沉降分析 [J].
徐强 ;
刘宝珺 ;
余光明 ;
G.Einsele ;
W. FrIsch ;
刘光华 ;
J.Wendt ;
A.Wetzel ;
L.Ratschbacher ;
H.P.Luterbacher .
岩相古地理, 1993, (01) :58-65
[2]  
西藏聂拉木地区普普嘎组早白垩世菊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J]. 张启华.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5(01)
[3]  
西藏聂拉木地区侏罗系地层的划分和对比[J]. 余光明,张启华,苟忠海,兰伯龙,王成善,徐钰林,王国荣,李晓池,万晓樵,黄亚平.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