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经济可循环度及其实现条件

被引:6
作者
郭庆方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经济可循环度; 价值密度; 循环成本; 范围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循环经济在现实经济活动的不同领域存在的巨大差别,理念性、规范性研究难以解释这一现象,而必须结合循环经济特殊的运行机制,借助一般的经济学分析工具,对循环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均衡状态以及影响条件等问题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经济可循环度是衡量某一经济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现实能力,"废弃物"的价值密度、收集和运输成本、分离成本、再加工成本以及固定成本的大小决定了其经济可循环度。通过经济循环度决定的数学模型表明,如果某一"废弃物"的价值密度较高,收集和运输成本、分离成本、再加工成本或者固定成本较低,其经济可循环度就比较高。为了提高某一经济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可循环度,不仅需要在企业、园区和社会等不同层面大力发展范围经济,还要健全循环经济的产业组织形式、推进技术进步和完善税收等各项政策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循环经济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探讨 [J].
苏建设 ;
顾巍 .
经济师, 2006, (08) :31-32
[2]   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结构障碍及调整思路 [J].
王丙毅 .
生产力研究, 2006, (06) :192-194
[3]   循环经济思想的演化与概念分析 [J].
王志雄 .
上海经济研究, 2006, (04) :92-95+81
[4]   我国工业园区发展生态工业的模式及途径 [J].
张文红 ;
陈森发 ;
向文武 .
管理世界, 2003, (03) :137-138
[5]  
资本论[M]. 延边人民出版社 , (德)卡尔·马克思著, 2001
[6]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J] . Armen A. Alchian,Harold Demsetz.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7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