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新元古代井潭组火山岩锆石U-Pb定年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71
作者
吴荣新
郑永飞
吴元保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关键词
锆石; 氧同位素; 新元古代; 热液蚀变; 井潭组火山岩;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7.02.012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对皖南江南造山带新元古代井潭组火山岩样品进行了锆石微区U-Pb定年、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和Sr-Nd同位素分析以及矿物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井潭组火山岩存在二期火山岩,形成时代分别为820±16Ma和776±10Ma。所有样品都具有较高的基性组分(ΣTiO2+Fe2O3+MgO)含量(4.7%~16.36%),LREE富集,中等Eu负T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U等富集,Nb,Ta,Sr,Ti等相对亏损。εNd(t)值为-2.79~-1.71,指示岩浆源区含有显著的新生地壳组分。这些岩石具有高A/CNK(1.37~1.61)和高δ18O值(锆石6.52‰~8.98‰),显示为壳源S型岩浆岩的特点。石英、斜长石和钾长石等矿物氧同位素具有很大的变化范围,表明井潭组火山岩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亚固相中温热液蚀变。根据锆石U-Pb定年和元素以及同位素分析结果,776±10Ma井潭组火山岩与石耳山花岗岩为同期岩浆岩,井潭组火山岩直接来源于早新元古代新生地壳重熔,而石耳山花岗岩源岩为约825Ma岩浆岩,间接来源于早新元古代新生地壳的再造。这些新生地壳是江南弧–陆碰撞造山带的组成部分,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时发生拉张跨塌熔融,既不是地幔柱岩浆活动产物,也不是岛弧岩浆作用的直接产物,而是板块–裂谷岩浆活动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282 / 29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皖南石耳山新元古代花岗岩锆石U-Pb定年以及元素和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J].
吴荣新 ;
郑永飞 ;
吴元保 .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3) :364-382
[2]   硅酸盐矿物氧同位素组成的激光分析 [J].
龚冰 ;
郑永飞 .
地学前缘, 2003, (02) :279-286
[3]   硅酸盐岩石化学组成的ICP-AES和ICP-MS准确测定:酸溶与碱熔分解样品方法的对比 [J].
李献华 ;
刘颖 ;
涂湘林 ;
胡光黔 ;
曾文 .
地球化学, 2002, (03) :289-294
[4]   锆石SHRIMP样品靶制作、年龄测定及有关现象讨论 [J].
宋彪 ;
张玉海 ;
万渝生 ;
简平 .
地质论评, 2002, 48(S1) (S1) :26-30
[5]   中国东南部花岗岩类Nd-Sr同位素研究 [J].
沈渭洲 ;
凌洪飞 ;
李武显 ;
黄小龙 ;
王德滋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1) :3-5
[6]   皖南井潭组变质火山岩Sm-Nd同位素年龄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陈冠宝 ;
徐树桐 ;
陶正 ;
石永红 .
现代地质, 1998, (04) :93-99
[7]   浙西北晚元古代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研究 [J].
程海 .
地球化学, 1993, (01) :18-27
[8]  
Determination of U-Pb age and rare earth element concentrations of zircons from Cenozoic intrusions in northeastern China by laser ablation ICP-MS[J] . Honglin Yuan,Fuyuan Wu,Shan Gao,Xiaoming Liu,Ping Xu,Deyou Sun.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2003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