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稻品种群体质量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被引:8
作者
王勇
陈涛
吴晓伟
江立庚
机构
[1] 广西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水稻; 群体质量; 产量; 通径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选取30个不同熟期的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叶面积指数、源(叶)库(粒)比率、单茎茎鞘重和株高,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品种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其群体质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早熟品种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显著大于晚熟品种,间接影响小于晚熟品种;早熟品种的结实率与产量的直接和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799和-0.893,晚熟品种分别为-0.231和1.085;两类型品种的叶面积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778和0.690,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073和-0.016;早熟品种粒叶比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369,而间接通径系数高达1.176,晚熟品种主要是直接作用(0.797),间接作用很小(0.016);早熟品种单茎茎鞘重与产量的直接和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274和0.254,但晚熟品种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33,间接通径系数为0.826;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株高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838和-0.799,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542和1.120,都大于直接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水稻顶部三叶与穗重的关系及其QTL分析 [J].
王一平 ;
曾建平 ;
郭龙彪 ;
邢永忠 ;
徐才国 ;
梅捍卫 ;
应存山 ;
罗利军 .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01) :15-22
[2]   大穗型杂交水稻穗部性状及其影响 [J].
叶新福 ;
蒋家焕 ;
卢礼斌 ;
何琴 .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06) :120-122+139
[3]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与植株特性的典型相关分析 [J].
吴钿 ;
高秀梅 ;
叶昌辉 .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1, (04) :240-242
[4]   水稻有效分蘖叶龄期的株型特征及其与产量关系初探 [J].
孙成明 ;
苏祖芳 ;
许乃霞 ;
周培南 .
江苏农业研究, 2000, (03) :10-15
[5]   杂交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J].
梁世胡 ;
李传国 ;
伍应运 ;
王丰 ;
符福鸿 .
广东农业科学, 1999, (06) :4-6
[6]   关于水稻轻简栽培问题的探讨 [J].
凌启鸿 .
中国稻米, 1997, (05) :3-9
[7]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理论与技术 [J].
苏祖芳 .
耕作与栽培, 1996, (05)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