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铜仁地区高温干旱特征及成因诊断分析

被引:19
作者
杨群 [1 ]
晏理华 [1 ]
周长志 [1 ]
牛广山 [2 ]
机构
[1] 铜仁地区气象台
[2] 焦作市气象局
关键词
铜仁地区; 高温干旱; 副热带高压; 水汽输送; OLR场; 垂直速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61-2009年铜仁地区10个县站逐日降水量资料、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资料,以及NCEP 2.5°×2.5°再分析资料,诊断分析了2009年7月10日~9月9日高温干旱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结果表明:(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异常偏强、偏西和南亚高压中心偏西、东伸偏强,是这次铜仁地区高温干旱发生的主要原因。(2)副热带高压在30°N附近维持,冷空气活动偏北,导致铜仁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3)南海夏季风偏强,水汽输送偏弱,南北风辐合偏北偏西,导致了铜仁地区夏季降水偏少。(4)在干旱发生期间,铜仁地区异常的下沉运动引起局地气温上升,降水较少。(5)OLR场在孟加拉湾、南海南部、东海及日本海一带夏季水汽输送区以及贵州周围、青藏高原东部、湖南及江西一带表现为明显的正距平控制,对流活动偏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018 / 10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我国南方洪涝暴雨期西太平洋副高短期位置变异的特点及成因 [J].
王黎娟 ;
陈璇 ;
管兆勇 ;
何金海 .
大气科学 , 2009, (05) :1047-1057
[2]   西南地区东部夏季典型旱涝年的OLR特征 [J].
李永华 ;
徐海明 ;
高阳华 ;
李强 ;
白莹莹 ;
何泽能 .
高原气象 , 2009, (04) :861-869
[3]   贵州夏季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分析 [J].
伍红雨 ;
王谦谦 .
高原气象, 2006, (06) :1120-1126
[4]   2003年夏季异常天气与西太副高和南亚高压演变特征的分析 [J].
刘还珠 ;
赵声蓉 ;
赵翠光 ;
陆志善 .
高原气象, 2006, (02) :169-178
[5]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山东降水的关系 [J].
高安春 ;
申培鲁 ;
张延龙 .
气象科技, 2006, (01) :62-67
[6]   夏季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特征研究 [J].
谭晶 ;
杨辉 ;
孙淑清 ;
王盘兴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4) :452-460
[7]   2003年云南夏季罕见高温干旱的诊断研究 [J].
解明恩 ;
程建刚 ;
范菠 ;
高锡帅 .
气象, 2005, (07) :32-37
[8]   东亚夏季风期间水汽输送与西北干旱的关系 [J].
王宝鉴 ;
黄玉霞 ;
何金海 ;
王黎娟 .
高原气象, 2004, (06) :912-918
[9]   西太平洋副高与华北旱涝的关系 [J].
谭桂容 ;
孙照渤 .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2) :206-211
[10]   东亚季风对西北地区干旱气候的影响 [J].
张存杰 ;
谢金南 ;
李栋梁 ;
郭慧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2, (02) :19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