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华北地区典型污染天大气气溶胶飞机探测个例分析
被引:13
作者:
张瑜
[1
,2
]
银燕
[1
]
石立新
[3
]
段英
[3
]
吴志会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3] 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来源:
关键词:
气溶胶;
垂直分布;
水平分布;
后向轨迹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2005年10月17日华北地区一次典型污染天气条件下的飞机探测资料,对石家庄和邯郸气溶胶的微物理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讨论了该天气条件下大气气溶胶污染的微观特征和可能原因。结果表明,观测当天石家庄和邯郸地区的气溶胶粒子浓度很高,边界层内气溶胶平均数浓度为103cm-3量级,最高值出现在近地面附近,达到104cm-3量级;边界层以上的数浓度基本都在103cm-3量级,属于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一次过程。造成污染的原因是该日晴天风小,大气湍流较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和稀释。基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后向轨迹模式(HYSPLIT4)对颗粒物进行溯源和追踪分析,发现造成气溶胶浓度较高的气块传输路径主要为西北和偏西路径,境外源主要来自蒙古国,境内源主要来自我国西部,途经甘肃、宁夏、陕西及山西后进入河北。
引用
收藏
页码:1432 / 1438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