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行为与主观幸福感:货币路径、非货币路径与调节效应——兼论“幸福-收入”之谜

被引:8
作者
鲁强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育效应; 货币路径; 调节效应; “幸福-收入”之谜;
D O I
10.13948/j.cnki.hgzlyj.2018.6.005
中图分类号
C924.21 [人口政策与制度];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文章构建生育行为影响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模型与实证模型,绕开对生育行为与主观幸福感两者绝对关系的探讨,加入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分析生育行为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作用路径并进行相关假说的检验。主要结论为:1)以收入、消费为代表的货币因素在生育行为对年老父母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过程中起遮掩作用,生育效应最佳的货币路径为"生育行为→收入→主观幸福感"。2)以婚姻为代表的非货币因素在生育行为对年轻父母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生育效应最佳的非货币路径为"生育行为→婚姻→主观幸福感"。3)在纳入相对收入和相对消费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中,生育效应最佳的货币路径为"生育行为→相对收入→主观幸福感"。4)计划生育政策和城乡户籍政策对"生育行为-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本研究对于深入理解与把握"生育-幸福"、"幸福-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政策建议为:首先,需要逐步健全与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高基本养老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精准扶贫工作等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并优化投入结构与供给模式。其次,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健全婚姻保障法律体系两个方面提高年轻父母的幸福程度。最后,健全农民、农民工与市民群体"差别化"的生育政策体系,解决生育子女所存在的经济问题、教育问题、照料问题、社保问题等,引导农民、农民工和市民树立科学、正确的生育观和养育观。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72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63 条
[1]   农民、农民工与市民:生育行为如何影响幸福感 [J].
鲁强 ;
徐翔 .
浙江社会科学, 2017, (08) :42-49+57+157
[2]   生育与主观幸福感——基于生命周期和生命历程的视角 [J].
李婷 ;
范文婷 .
人口研究, 2016, 40 (05) :6-19
[3]   幸福,赚钱还是花钱? [J].
许玲丽 ;
龚关 ;
艾春荣 .
财经研究, 2016, 42 (06) :17-26
[5]   社会保障支出、地区差异与居民幸福感 [J].
殷金朋 ;
赵春玲 ;
贾占标 ;
倪志良 .
经济评论, 2016, (03) :108-121
[7]   中国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研究 [J].
王军 ;
王广州 .
人口学刊, 2016, 38 (02) :5-17
[8]   中国人婚姻与幸福感的关系:事实描述与理论检验 [J].
池丽萍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1) :145-156
[9]   人口冲击、婚姻和住房市场 [J].
刘学良 ;
吴璟 ;
邓永恒 .
南开经济研究, 2016, (01) :58-76
[10]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测度——基于TT&DTHM模型的分析 [J].
鲁强 ;
徐翔 .
江西社会科学, 2016, 36 (02) :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