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5年琼山大地震深部构造和应力状态研究

被引:14
作者
李志雄 [1 ]
赵文俊 [1 ]
刘光夏 [2 ]
机构
[1] 海南省地震局
[2] 中国地震局物探中心
关键词
三维重力反演; 深部构造; 岩石应力状态; 海口(琼山)大地震;
D O I
10.13512/j.hndz.2006.01.005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利用1605年琼山地震区已有的浅部地质、物探和钻井等资料,采用空间域三维重力正反演计算,消除了地壳浅部影响,依次得到由浅到深的各剩余深部重力异常值。然后由基底剩余重力异常值反演得到莫霍界面深度及起伏形态。分析上述结果可知:1605年的琼山大地震是一个以垂直向差异运动为主的地震,位于琼北莫霍面隆起区东北部、隆起向外凸出部位的陡坡上;北东东向的马袅-铺前断裂(中东段)呈反扭(左旋)状态,而北西向的铺前-清澜断裂(北段)呈顺扭(右旋)状态;云龙地区地下地幔物质上涌,造成云龙地块的上隆;如果1605年地震区出现NE30°左右的主压应力场作用和云龙地块异常上隆时,应考虑地震的复发问题。另外,分析各剩余深部重力异常等值线分布,还可以判定地质学给出的各断裂构造展布和延伸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重力异常:过去断层运动的化石证据 [J].
ShuheiOkubo ;
黄建梁 ;
林邦佐 .
地球物理学进展, 1991, (04) :87-90
[2]   潜在震源区划分的深部标志 [J].
赵文俊 .
中国地震, 1988, (01) :22-30
[3]   重力反演关中、陕南地壳厚度中的浅层改正 [J].
苏刚 ;
麻水歧 ;
王莉 .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87, (04) :343-349
[4]   豫鲁皖部分地区地壳厚度 [J].
赵文俊 ;
郑书真 ;
黄桂芳 ;
方盛明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01) :1-8
[5]  
构造物理学概论[M]. 地震出版社 , 马瑾 著, 1987
[6]  
一九六六年邢台地震[M]. 地震出版社 , 河北省地震局 编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