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绿洲地下水特征及其对生态植被的影响分析

被引:15
作者
乔云峰
王晓红
沈冰
纪昌明
机构
[1]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安理工大学水文水资源研究所
[3]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4] 湖北武汉 
[5] 陕西西安 
[6] 华北电力大学
[7] 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地下水; 矿化度; 离子含量; 生态植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1 [普通水文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介绍了和田绿洲地理气候概况,研究了该地区地下水化学组成、地下水矿化度与各组分离子之间的关系及其随地下水埋深的变化规律,对其地下水的化学类型变化规律作了简单分析。并对和田绿洲生态植被状况与地下水水质和水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和田绿洲的地下水水质不会形成钠害,对野生生态也没有构成制约因素,但地下水水位的高低对野生生态的分布起着重要作用。在降水稀少,而蒸发强度极大的和田绿洲,在水资源开发过程中将地下水位维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对保持绿洲生态稳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和田绿洲地下水及土壤离子含量特征 [J].
乔云峰 ;
沈冰 ;
黄领梅 ;
李少华 ;
王学凤 ;
莫淑红 ;
阿不力克木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6) :186-189
[2]   和田绿洲蒸发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黄领梅 ;
沈冰 ;
尹如洪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6) :181-185
[3]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其对地下水的依赖性 [J].
张光辉 ;
石迎新 ;
聂振龙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2, (03) :31-33
[4]   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绿洲与水资源的关系 [J].
钟华平 ;
刘恒 ;
王义 ;
托娅 ;
耿雷华 ;
颜志俊 .
水科学进展, 2002, (02) :223-228
[5]   宁夏南部月亮山西麓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 [J].
叶浩 ;
王贵玲 ;
叶思源 ;
殷夏 ;
王玉海 ;
南云驹 .
地球学报, 2001, (04) :330-334
[6]   河北曲周盐渍土区的地下水化学特征 [J].
李韵珠 ;
陆锦文 ;
吴金绥 .
土壤学报, 2001, (03) :341-352
[7]   西北地区地下水对植被生存演替的作用 [J].
汤梦玲 ;
徐恒力 ;
曹李靖 .
地质科技情报, 2001, (02) :79-82
[8]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地下水在脆弱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J].
马金珠 ;
朱中华 ;
李吉均 .
兰州大学学报, 2000, (04) :88-95
[9]   和田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策研究 [J].
刘志辉 ;
谢永琴 ;
穆建军 ;
樊夙昱 .
干旱区地理, 1999, (03) :51-56
[10]   和田河沿岸植被与生态环境 [J].
路端正 .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4, (02) :15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