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制度化因素分析

被引:21
作者
蔡军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发展; 制度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分析了我国当前的城市建设监管、政绩考核、城市财政、土地使用制度对城市政府执政行为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城市政府的执政行为与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借助城市化扩大内需、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市集约化发展的初衷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背离,使城市倾向于集聚生产,城市的人口集聚功能相对弱化,从而在制度层面上造成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建议通过科学的政绩考核以及合理的城市规划监管、城市用地、财政收支制度使政府平等对待城市的生产与生活功能,使城市政府有动力、有能力、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这样才能合理降低城市化门槛,从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城市的集约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的城市化之路怎么走? [J].
孙施文 .
城市规划学刊, 2005, (03) :9-17
[2]   我国城乡平等发展阶段建立和谐社会的政策选择 [J].
李锦顺 .
统计与决策, 2005, (03) :74-76
[3]   土地“招、拍、挂”中的问题与对策 [J].
黄石松 .
中国房地产, 2005, (02) :26-28
[5]   试论地方财政收入质量 [J].
王国星 .
当代财经, 2002, (12) :40-43
[6]   财税体制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J].
董嘉 ;
曾奕 .
城市问题, 2002, (04) :32-36
[7]   财政收入与政府收入的差异及调整 [J].
张青 .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05) :19-21
[8]   地方财政收支的国际比较 [J].
周业安 .
财经科学, 2000, (03) :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