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纪到早寒武世中国海水Nd同位素特征及变化

被引:3
作者
杨杰东
薛耀松
陶仙聪
机构
[1] 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
关键词
同位素; 古海洋; 元古宙;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95.02.012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系统采集了扬子区震旦系和下寒武统的沉积磷矿和沉积锰矿样品,测定其Sm-Nd同位素组成。测定结果表明,从晚元古代末到早寒武世,中国海水的εNd(T)值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约-3.6下降到约-8.0;相反,Nd模式年龄逐渐增长。与这同一时期的古太平洋海水相比,中国海水的εNd(T)值的变化幅度较小,并与古太平洋海水的值相分离。研究表明,在从晚元古代末到早寒武世,全球海洋地理格局曾发生重大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88 / 19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化石、矿物和岩石样品的Sm—Nd同位素实验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J].
王银喜 ;
杨杰东 ;
陶仙聪 ;
李惠民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2) :297-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