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G-L指数及发展原因分析

被引:15
作者
郑昭阳 [1 ]
周昕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
[2]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关键词
东亚;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零部件;
D O I
10.13510/j.cnki.jit.2007.09.010
中图分类号
F742 [国际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1202 ; 020202 ;
摘要
近年来,东亚地区产业内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对东亚10个主要经济体1992-2005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东亚地区的主要贸易形式。在各类产品中,机械和运输设备(SITC7)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最高,且提高最快。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原因在于东亚地区产业内分工的不断深化以及基于生产环节专业化分工的产品零部件贸易的迅速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的实证研究 [J].
佟家栋 ;
刘钧霆 .
国际贸易问题, 2006, (01) :5-9
[2]   中国和东盟产业内分工与贸易状况分析 [J].
韦倩青 ;
李立民 .
对外经贸实务, 2005, (01) :52-54
[3]   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的实证分析 [J].
王娟 .
东南亚纵横, 2004, (06) :33-37
[4]   产业内贸易的计量 [J].
陈迅 ;
李维 .
财贸研究, 2004, (03) :41-47
[5]   西方产业内贸易理论述评 [J].
苑涛 .
经济评论, 2003, (01) :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