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强度分布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基于1995-2009年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40
作者
杨骞 [1 ]
刘华军 [2 ]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碳强度; 区域差异; 泰尔指数; 收敛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利用IPCC的方法,估算1995-2009年中国省际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运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方法,对我国碳强度分布的地区差异进行测度并按照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进行了结构分解;同时借鉴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收敛性检验方法,对我国碳强度的区域差异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研究发现:(1)从总体上看,中国碳强度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而且差异主要是来自于四大区域内部,其中中部地区对碳强度总体差异的影响最大,西部地区对碳强度总体差异的影响正在逐步加大。(2)运用面板数据和横截面数据的估计结果均显示1995-2009年中国碳强度的地区分布不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此外也无明显的σ收敛特征。以上结论表明中国碳强度水平不会自动降低到"稳态",政府对碳减排的政策干预将是必不可少的。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周文波
    陈燕
    [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 2011, (03) : 12 - 17
  • [2] 贸易开放、FDI与中国CO排放
    刘华军
    闫庆悦
    [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3) : 21 - 35
  • [3]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杜立民
    [J]. 南方经济, 2010, (11) : 20 - 33
  • [4] 我国低碳经济推进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融合发展
    刘美平
    [J]. 当代财经, 2010, (10) : 86 - 91
  • [5] 碳排放收敛性:理论假说和中国的经验研究
    许广月
    [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9) : 31 - 42
  • [6] 生产中碳排放效率长期决定及其收敛性分析
    魏梅
    曹明福
    江金荣
    [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9) : 43 - 52+81
  • [7] 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
    岳超
    胡雪洋
    贺灿飞
    朱江玲
    王少鹏
    方精云
    [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4) : 510 - 516
  • [8] 技术进步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魏巍贤
    杨芳
    [J]. 统计研究, 2010, 27 (07) : 36 - 44
  • [9]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分析
    曲建升
    王琴
    陈发虎
    曾静静
    张志强
    李燕
    [J].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3) : 466 - 472
  • [10] 碳强度约束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收敛性研究
    孙传旺
    刘希颖
    林静
    [J]. 金融研究, 2010, (06) : 17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