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八卦庙金矿脆-韧性剪切带控矿特征及成矿构造动力学机制

被引:46
作者
冯建忠
邵世才
汪东波
王学明
马治国
机构
[1]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3] 陕西八卦庙金矿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八卦庙金矿; 脆韧性剪切带; 应力泵; 成矿构造动力学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八卦庙金矿是秦岭造山带唯一的超大型金矿床,曾被认为是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但最新研究表明该矿床金为粗粒可见金,矿床空间定位和矿体展布受二里河—长沟—八卦庙—空棺沟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矿区内岩石剪切变形特征明显。在脆韧性剪切过程中形成了NW向顺层无根揉皱状含金石英脉,石英脉Ar-Ar坪年龄为(232.58±1.59)Ma,等时线年龄为(222.14±3.45)Ma,是印支期脆-韧性剪切-动力变质分异的产物。这种NW向石英脉含金1×10-6~4×10-6。在燕山早期,剪切带抬升进入浅层叠加了脆性变形,在热液作用下形成了NE向石英脉。NE向石英脉是重要的富矿石,含金4×10-6以上。石英强烈的脆-韧性变形特点记录了两期变形,从早到晚石英位错和差应力具从大到小的演化趋势。韧性剪切和后期脆性变形每一期构造-热液脉动式活动都是从早到晚△σ值降低,在两次脉动式活动的交替时期出现的构造亚稳定期成矿,应力周期形成的“应力泵”或“地震泵”作用是金矿成矿的力学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南秦岭三个典型金矿床的Ar-Ar年代及其地质意义 [J].
邵世才 ;
汪东波 .
地质学报, 2001, (01) :106-110
[2]   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床构造-矿物-地球化学 [J].
方维萱 ;
黄转莹 ;
刘方杰 .
矿物学报, 2000, (02) :121-127
[3]   韧性剪切作用动力学及控矿作用研究进展 [J].
张连昌 .
地质与勘探, 1999, (02) :12-15
[4]   八卦庙金矿床石英脉与金矿化关系再研究 [J].
韦龙明 ;
吴烈善 ;
朱桂田 ;
曹远贵 .
地质找矿论丛, 1998, (03) :12-17
[5]   康古尔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J].
张连昌 ;
曾章仁 ;
杨兴科 ;
姬金生 ;
赵伦山 .
贵金属地质, 1997, (01) :13-21
[7]   剪切带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J].
卢焕章 ;
池国祥 .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5, (01) :9-22
[8]   石英的40Ar/39Ar定年方法及Ar同位素质谱分析 [J].
桑海清,王松山,胡世玲,裘冀 .
质谱学报, 1994, (02) :17-27
[9]  
南秦岭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地质与找矿[M]. 西北大学出版社 , 张复新等著, 1997
[10]  
秦岭造山与金属成矿[M]. 冶金工业出版社 , 王相等编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