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紫云晚二叠世生物礁及其演化

被引:7
作者
林启祥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系
关键词
生物礁; 晚二叠世; 串管海绵; 紫云县; 贵州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紫云晚二叠世长兴期生物礁是发育于黔南、桂北的典型堤礁之一。紫云礁相及相邻相有7种岩石类型,即硅质岩、串管海绵骨架岩、海绵障积岩、藻海绵粘结岩、二叠钙藻有孔虫泥粒灰岩、生物碎屑泥粒灰岩和白云岩。该礁的造礁生物多种多样,主要造架生物为串管海绵,包括7属11种。其它造礁生物还有纤维海绵、板海绵、古石孔藻、管壳石以及水螅和珊瑚等。紫云礁自下而上可分出5个造礁旋回,每个旋回均从礁核相演变为礁后相。
引用
收藏
页码:301 / 30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鄂西利川晚二叠世生物礁的纤维海绵和Tabulozoan [J].
范嘉松 ;
张维 .
地质科学, 1987, (04) :326-333+393
[2]   贵州晚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特征 [J].
桑惕 ;
王立亭 ;
叶念曾 .
贵州地质, 1986, (02) :105-125+127
[3]   鄂西二叠系生物礁的基本特征及其发育规律附视频 [J].
范嘉松 ;
张维 ;
马行 ;
张荫本 ;
刘怀波 .
地质科学, 1982, (03) :274-282+343
[4]   广西来宾合山上二叠统海绵化石 [J].
邓占球 .
古生物学报, 1981, (05) :418-427+493
[5]   贵州上二叠统“生物礁”的性质及其踪迹 [J].
贺自爱 ;
杨宏 ;
罗孝质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1, (01) :1-10+89
[6]   贵州西部上二叠统的钙藻化石 [J].
穆西南 .
古生物学报, 1981, (01) :33-49+104
[7]  
广西隆林二叠纪生物礁[M]. 地质出版社 , 范嘉松等著, 1990
[8]  
Sphinctozoans from late permian reefs of Lichuan, West Hubei, China[J] . Fan Jiasong,Zhang Wei.Facies . 1985 (1)
[9]  
A Middle Permian calcisponge/algal/cement reef: Stra?a near bled, Slovenia[J] . Facies . 198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