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享有权作为环境法上权利的核心构造

被引:21
作者
汪劲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享有权; 法律解释; 功能分析; 类型化方法; 环境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环境享有权是每个公民(自然人)生存本能需求的表达,既包括对清洁环境要素的生理享受,也包括对优美景观、原生自然状况的精神和心理享受。环境法上权利群落中绝大多数权利所承载的社会功能,或多或少可为现有部门法之法律解释所涵盖,或者为传统部门法中理论基础较完善与发达的母权利所演绎得出。而对于公民对良好环境享有需求的保护则不然,其要么遇到了我国实定法上的障碍,要么已穷尽现实中法律解释之空间,环境享有权的缺失无助于我国全社会范围内环保工作的社会动员,也无法提供基于精神层面审美需求凝聚的社会共识所需要的权能。环境享有权的功能恰恰在于保护公民拥有的舒适环境、能够欣赏文化与自然美。这种新型的权利类型应是我国环境法上权利的核心构造,也应在现实司法裁判中通过法律解释与法律续造的方式逐步得以确立。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1]  
人格权法.[M].王泽鉴;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2]  
中国治理评论.[M].俞可平; 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13]  
原始人的法.[M].(美) 霍贝尔; 著.法律出版社.2012,
[14]  
环境法律的解释.[M].汪劲; 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15]  
环境资源法论丛.[M].吕忠梅;徐祥民主编;.法律出版社.2004,
[16]  
民法和环境法的诸问题.[M].(日)加藤一郎;王家福主编;肖贤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读本.[M].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研究室; 编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18]  
民法九人行.[M].崔建远; 主编.法律出版社.2011,
[19]  
秩序理念下的行政法体系建构.[M].(德) 阿斯曼;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0]  
民法物权论.[M].谢在全;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