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农村地区开展健康指导员干预对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丁贤彬
张春华
沈卓之
焦艳
机构:
[1]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
来源:
关键词:
农村地区;
健康指导员;
干预;
健康行为;
D O I:
10.16168/j.cnki.issn.1002-9982.2015.07.004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摘要:
目的评估农村地区开展健康指导员干预对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为推广健康指导员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招募培训健康指导员,由健康指导员对所在辖区的居民进行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干预效果,数据经双录入后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干预前后干预对象寻求健康服务、吸烟、饮酒、身体活动、膳食等健康行为的变化采用χ2检验。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了900名接受过干预服务的居民,平均年龄分别是(59.03±14.08)岁与(58.85±14.12)岁,干预前至少患一种慢性病(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的比例(49.44%)低于干预后(5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P<0.05)。居民主动咨询医务人员慢性病防控知识干预后比干预前提高了2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2,P<0.05)。曾经检查过血压、血糖、6个月内检查过血压、血糖的比例均是干预后(74.75%、55.95%、84.08%、86.08%)高于干预前(62.89%、44.33%、67.67%、6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15、74.67、46.12、58.13,P均<0.05)。干预前后现在吸烟率、每天吸烟率、被动吸烟率、打算戒烟的比例、每天饮酒率、平均每周体育锻炼达标率、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超过6 g的比例、每人每天食用油摄入量超过25 g的比例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的居民干预后盐摄入超过6 g的比例由干预前的56.18%下降至4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5,P<0.05)。结论在农村地区开展健康指导员干预可以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但对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有限,健康指导员干预是有效、可推广的干预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638 / 643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