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热通量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附视频

被引:6
作者
许乃猷
徐启春
王志联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
关键词
北太平洋; 热通量; 大气环流;
D O I
10.13984/j.cnki.cn37-1141.1994.02.012
中图分类号
P733.4 [海洋热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COADS资料,首先计算了1949-1979年逐月北太平洋洋面的潜热通量与感热通量之和,并进行EOF分解,然后分析它们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北太平洋,李平均热通量值的季节变化具有两种型式,而且主要决定于风速值的季节变化,尤以东亚季风的效应为最明显。2.暖池区全年平均的多年月平均热通量及其标准差都居北太平洋诸洋流区之首。3.北太平洋异常热通量场具有最重要的两种类型。1月异常热通量主要类型的年际振荡由同期阿留申低压南北向摆动所引起,其他各季主要类型的年际变化具有明显跃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3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北太平洋海面异常风场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海气热量交换 [J].
王志联,许乃猷,徐启春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5, (01) :26-36
[2]   热带西太平洋潜热显热通量及其与ENSO的关系 [J].
龙宝森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0, (03) :298-305
[3]   1983年埃尔尼诺期间海气热交换分析 [J].
朱亚芬 ;
杨大升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0, (02) :167-178
[4]   60年代北半球夏季气候跃变——Ⅰ.降水和温度变化 [J].
严中伟 ;
季劲钧 ;
叶笃正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0, (01) :97-103
[5]   PRINCIPAL NORTH PACIFIC HEATING ANOMALY PATTERNS AND THEIR RELATIONS TO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J].
赵永平 ;
G.A.McBean .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1989, (02) :12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