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自主创新的现状、问题及路径选择

被引:16
作者
朱建民 [1 ]
魏大鹏 [2 ,3 ]
机构
[1] 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天津市委组织部
[3] 天津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关键词
产业自主创新; 技术创新; 创新能力; 路径选择;
D O I
10.13502/j.cnki.issn1000-7636.2010.01.005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主创新是形成核心竞争力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本文指出了我国产业发展正处于技术追赶和渐进性创新阶段,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在促进产业自主创新的共性技术方面存在市场失灵与组织失灵,自主创新投入严重不足,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以及政策法规体系导向不明、创新体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培养"社会学习理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条件路径选择来实现产业自主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技术创新的生态管理模式研究
    张颖
    谢海
    [J]. 科技管理研究, 2008, (01) : 265 - 267+272
  • [2] 自主创新的理论、国际经验和模型构建
    张荣峰
    章利华
    [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6, (04) : 62 - 67
  • [3] 后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分析
    徐大可
    陈劲
    [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 (02) : 17 - 22
  • [4] 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N]. 徐冠华.经济日报. 2006 (002)
  • [5] 我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调研报告[M]. 科学出版社 , 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编, 2006
  • [6]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s: Effects of capital and labor market congruency on corporate innovation and global competitiveness[J] . Robert E Hoskisson,Daphne Yiu,Hicheon Kim.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 2004 (2)
  • [7] Technology Gap and Cumulative Growth: models and outcomes[J] . Fulvio Castellacci.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 . 2002 (3)
  • [8] Catching Up, Forging Ahead, and Falling Behind[J] . Moses Abramovitz.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 1986 (2)
  • [9]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研究. 李纪珍. 清华大学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