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稻共作生态系统的实践与理论问题探讨

被引:6
作者
章家恩
陆敬雄
黄兆祥
许荣宝
赵本良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2]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广州
[3] 广州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鸭稻共作系统; 理论问题; 实践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34 [鸭];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5 ; 0901 ;
摘要
鸭稻共作技术作为一项环保性生态农业技术,现已在亚洲许多国家和我国多个省份得到应用和推广。为了使鸭稻共作技术模式更好地、更科学地推广应用,还有很多实践和理论问题需要加以研究探索和解决,主要包括:(1)水稻品种和鸭子品种的筛选问题;(2)鸭稻共作模式系统的结构优化问题;(3)鸭子的生态学功能过程及其内在机理有关的科学问题;(4)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问题;(5)稻田土壤肥力维持问题;(6)田间日常管理问题;(7)鸭子饲料来源问题;(8)稻田鸭子的疫病综合防治问题;(9)鸭稻共作技术模式的标准化问题;(10)鸭稻共作技术模式的经济效益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湖南稻鸭生态种养与频振式诱蛾灯技术示范成效与技术 [J].
李克勤 ;
黄璜 ;
任泽明 .
中国稻米, 2003, (05) :35-37
[2]   湿地稻-鸭复合系统的CH排放规律 [J].
黄璜 ;
杨志辉 ;
王华 ;
胡泽友 ;
陈仕贵 ;
陈灿 .
生态学报, 2003, (05) :929-934
[3]   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新技术——稻鸭共作 [J].
沈晓昆 .
农业装备技术, 2003, (02) :18-19
[4]   云南稻-鸭共生模式效益的研究及综合评价(一) [J].
彭凤梅 ;
戴志明 ;
万田正治 ;
中西良孝 ;
杨华松 ;
张曦 ;
朱仁俊 ;
赵素梅 ;
周晓智 .
中国农学通报, 2002, (03) :34-36
[5]   稻鸭共作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初探 [J].
马国强 ;
庄雅津 ;
周铭成 .
农业装备技术, 2002, (02) :20-21
[6]   稻田养鸭与稻田生物种群的关系初探 [J].
童泽霞 .
中国稻米, 2002, (01) :33-34
[7]   稻鸭共作技术试验初报 [J].
朱克明 ;
沈晓昆 ;
谢桐洲 ;
戴网成 ;
陈良根 ;
高金成 ;
吴建强 ;
杨玉俊 ;
陈建卫 ;
徐刚 .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02) :262-264
[8]   稻田露宿养鸭的五大优点十项技术 [J].
华林 ;
铁凌 .
中国禽业导刊, 1999, (09) :37-37
[9]   试论稻田露宿养鸭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及其意义 [J].
张明星 .
重庆环境科学, 1995, (02) :52-54+58
[10]   稻鸭共栖的矛盾与对策 [J].
滕建军 .
家畜生态, 1994, (01)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