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EMS诱变后代变化趋势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焦杨
陈志斌
刁钰婵
彭勃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玉米; 甲基磺酸乙酯; 化学诱变; 突变体;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7.26.012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为了研究玉米EMS诱变后代的变化趋势,以期得到有益变异和创造新的玉米种质。[方法]选取5种玉米自交系(340、2345、K12、136、9010)为供试诱变亲本,以EMS-石蜡油溶液为诱变剂,直接对花粉诱变得到诱变后代,研究M1、M2代的农艺性状与M3代种子的品质性状,分析诱变后代的变化趋势。[结果]各品种畸变率随EMS浓度增加而变大。M1代的出苗率和成株率明显低于对照,M2代百粒重明显低于对照,出苗率和成株率比M1代高,但比对照低。EMS对M3代种子营养含量的影响是非定向的,对各品种的影响不同。[结论]用EMS诱变玉米花粉效果显著,对于诱变后代的生理损伤和遗传性状的改变很大,但是不同材料对于EMS的敏感程度不同,故对于每种材料应选择合适的EMS浓度。
引用
收藏
页码:8143 / 814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甲基磺酸乙酯(EMS)在创造玉米新种质中的应用 [J].
祝丽英 ;
池书敏 ;
刘志增 ;
王静华 .
玉米科学, 2001, (03) :14-17
[2]   利用花粉化学诱变创造玉米自交系的研究 [J].
薛守旺 ;
周洪生 .
作物杂志, 1998, (06) :7-9
[3]   植物诱变育种新技术研究进展 [J].
刘录祥 ;
程俊源 .
核农学通报, 1997, (04)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