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蚜种群动态与天敌效果评价

被引:4
作者
巫厚长
王方晓
孟庆雷
邹运鼎
程遐年
机构
[1] 合肥经济技术学院
[2] 安徽农业大学
[3] 南京农业大学
关键词
烟蚜,种群动态,天敌效果;
D O I
10.13610/j.cnki.1672-352x.1999.01.013
中图分类号
S435.72 [烟草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1995年和1997年烟田系统调查资料,得出烟蚜Myzuspersicae(Sulzer)的种群数量动态呈双峰曲线,第一高峰消长阶段烟蚜茧蜂AphidiusgifuensisAshmead和食蚜绒螨Alothrombiumsp.以及第二高峰消长阶段龟纹瓢虫Propylaeajaponica(Thunberg)、中华草蛉ChrysopasinicaTjeder和大灰食蚜蝇MetasyprhuscorolaeFabricius数量波动趋势与烟蚜同步。相关分析、Fuzzy聚类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影响烟田烟蚜种群数量变化的天敌分为: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graminicolum、烟蚜茧蜂和食蚜绒螨以及中华草蛉、龟纹瓢虫、大灰食蚜蝇和小花蝽QriusminutusL.三个功能类群,其中烟蚜茧蜂与中华草蛉和龟纹瓢虫分别是控制烟蚜第一、第二高峰消长阶段种群数量增长的优势种群。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麦双尾蚜种群动态及天敌的作用 [J].
梁宏斌 ;
张润志 ;
张广学 ;
魏争鸣 ;
文勇林 ;
王国平 .
植物保护学报, 1997, (03) :193-198
[2]   烟蚜及其天敌种群动态与综合防治 [J].
孟庆雷,夏祖和,李甲林,巫后长,丁春生 .
烟草科技, 1996, (04) :43-45
[3]   棉蚜天敌的效果评价 [J].
汪世泽 ;
刘领军 .
昆虫知识, 1989, (01)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