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血瘀证目征改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7
作者
朱雪虹
熊雯雯
朱慧
刘永芬
机构
[1] 江西中医学院
关键词
血瘀证目征; 球结膜微循环;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病情;
D O I
10.13638/j.issn.1671-4040.2009.06.002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血瘀证目征改变特点,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血瘀证与血瘀证目征、病情等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病例共126例,分为非血瘀证组、血瘀证轻度、中度和重度四组,拍摄球结膜图像。结果:(1)四组的血瘀证积分和目征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慢性乙肝及肝硬化的目征主要表现为球结膜微血管增粗、扭曲、网状畸形、报伤点、血管瘤、陈旧性出血、血管色调变暗等,单个项目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血瘀证目征对是、非血瘀证判别符合率为85.7%,对是、非血瘀证及血瘀证轻、中、重度的判别符合率为63.5%;血瘀证积分与病情轻重有相关性(r=0.790,P=0.000)。结论:(1)血瘀证目征是判断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是、非血瘀证及血瘀证轻、中、重度的有效、客观、简便诊断方法。(2)慢性乙肝及肝硬化的球结膜微血管改变具有多样性的特点。(3)瘀血作为病理产物同时也作为病因是慢性乙肝及肝硬化病情加重的关键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J].
时晶 ;
田金洲 ;
王永炎 ;
朱爱华 ;
尹军祥 ;
武月萍 ;
徐意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6, (06) :363-364
[2]   王今觉望目辨证学术思想探讨 [J].
提桂香 ;
邱萍 ;
不详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2005, (01) :72-73
[3]  
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J]. 危北海,张万岱,陈治水,张育轩.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11)
[5]   血瘀证目征的研究 [J].
李国贤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8, (10) :630-631
[6]   病毒性肝炎肝微循环的变化及其影响 [J].
席与萍 ;
刀文彬 ;
石景昱 ;
王盛兰 ;
田庚善 .
中华内科杂志, 1985, (10) :611-613
[7]  
新肝脏病学[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权启镇, 2003
[8]  
实用临床微循环学[M]. 军事科学出版社 , 田牛等主编, 1989
[9]  
中医眼科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廖品正主编, 1986
[10]   The hepatic microcirculation in the isolated perfused human liver [J].
Villeneuve, JP ;
Dagenais, M ;
Huet, PM ;
Roy, A ;
Lapointe, R ;
Marleau, D .
HEPATOLOGY, 1996, 23 (01) :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