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包鄂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被引:6
作者
宋宇辰 [1 ,2 ]
闫昱洁 [1 ,2 ]
王贺 [1 ,2 ]
机构
[1] 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内蒙古科技大学呼包银榆经济区研究中心
关键词
能源-经济-环境; 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 GM(1,1); 呼包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83001 ;
摘要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城市群已经成为内蒙古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和助推器,其一体化发展备受专家学者的关注,而呼包鄂城市群中研究各市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较少。通过构建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整理2006—2013年呼包鄂各市的指标值,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分别求出呼包鄂三市能源、经济和环境各子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再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做出评价,并运用灰色模型GM(1,1)预测未来5年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6—2013年,能源和环境子系统评价值包头最高,其次是呼和浩特,鄂尔多斯最差;经济子系统评价值呼和浩特最高,包头次之,鄂尔多斯最差。2014—2018年,能源-经济、能源-环境、经济-环境、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均表现为包头最高,其次是呼和浩特,鄂尔多斯最差。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J].
陆荫 ;
张正煜 .
甘肃科技, 2014, 30 (20) :36-37
[2]   地质公园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 [J].
易平 ;
方世明 .
资源科学, 2014, 36 (01) :206-216
[3]   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 [J].
王富喜 ;
毛爱华 ;
李赫龙 ;
贾明璐 .
地理科学, 2013, 33 (11) :1323-1329
[4]   安徽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J].
柏明国 ;
朱咸利 ;
刘翀 .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0 (04) :15-17
[5]   我国3E系统协调度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陈黎明 ;
邓玲玲 .
统计与决策, 2012, (16) :126-129
[6]   “呼包鄂”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其协调性评价 [J].
杨建林 ;
张璞 .
发展研究, 2012, (04) :25-31
[7]   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分析——以石家庄市为例 [J].
刘朝旭 ;
雷国平 ;
李刚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1, 28 (01) :48-54
[8]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协调状态的测度与评价[J]. 范中启,曹明.预测. 2006(04)
[9]  
可持续发展能源需求系统建模研究[M].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宋宇辰, 2013
[10]  
Energy governance and poverty[J] . Morgan Bazilian,Smita Nakhooda,Thijs Van de Graaf.Energy Research & Social Science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