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上谈兵到水滴石穿——非法口供排除程序的构造反思

被引:10
作者
陆而启
机构
[1] 厦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非法审判前供述; 排除规则; 一元化审判法庭; 积极调查; 案例指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高举人权保障大旗的刑事诉讼立法淡化了刑事诉讼构造的路径选择,但是,基于一种结构缺陷,我国新近立法所确立和完善的审判前供述排除规则很容易沦为"纸面上的法"而难以转化为"行动中的法"。一方面,因为没有庭前法官和庭审法官的分离与法官和陪审团的分权,一元化的法庭可能会造成非法获取的口供从大门排除又从窗户跳进,而"口供排除"和"宣读口供"的两阶段在质证上存在着叠床架屋,更有为普遍地采纳审判前供述这一传闻证据"背书"的反其道而行之的趋势。另一方面,控辩不平等导致庭审最终落入长于法律辩论而轻视事实调查的旧习,而法官也陷入到底是积极调查还是消极听审的内在职责冲突之中。因此,本文设想以案例指导跳脱立法中心主义的虚无缥缈,以配套程序摆脱实质判断标准的人言人殊。
引用
收藏
页码:187 / 203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两个证据规定”实施状况的真实调研.[N].陈卫东 ;柴煜峰;.法制日报.2012,
[2]  
刑事诉讼法修改有待商榷.[N].易延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
[3]  
非法言词证据排除程序之浅见.[N].徐松青 ;张华;.人民法院报.2010,
[4]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喜与忧.[N].陈卫东;.法制日报.2010,
[5]  
中国刑事证据规则研究.[M].龙宗智; 夏黎阳; 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
[6]  
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M].(美) 麦克尔斯;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M].郑旭; 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8]  
刑事辩护与非法证据的排除.[M].郎胜;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  
政治哲学导论.[M].(英)亚当·斯威夫特著;萧韶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0]  
美国刑事诉讼.[M].(美) 戴尔卡门; 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