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加里东运动构造古地理问题

被引:74
作者
吴浩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广西运动; 加里东运动; 桂滇-北越地块; 构造古地理; 广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广西历来被认为是我国加里东运动的典型地区 ,志留纪末的造山运动使早泥盆世莲花山组砾岩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但是 ,实际上莲花山组只分布于广西中部的大明山 -大瑶山地区和东北部扬子地块边缘 ,并且 ,它不具备同造山期磨拉石沉积特征 ,而是古陆剥蚀面上新海侵序列底部的滨海相沉积。广西西部的晚古生代台地相区 ,泥盆系底部为泥岩或粉砂岩 ,超覆于寒武系台地相沉积层之上。滇东南和越南北部邻区情况类似。推测在早古生代时它们属于一个地块 ,可称为“桂滇 -北越地块”。早奥陶世云开地块和桂滇 -北越地块、扬子地块的会聚和挤压 ,形成了大明山 -大瑶山地体寒武系东西向的线形褶皱带。这是广西加里东运动的主幕。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的碰撞带在广西仅限于它的东北部 ,表现为震旦系—下志留统近南北向的线形褶皱带。志留纪末并无造山运动的证据。早泥盆世开始 ,可能由于地幔柱活动而使桂滇 -北越地块裂解 ,形成北越地块、靖西台地和其他更小的块体。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南方古大陆沉积地壳演化与成矿.[M].刘宝等著;.科学出版社.1993,
[2]  
云开大山及其邻区地质构造论文集.[M].丘元禧;陈焕疆主编;.地质出版社.1993,
[3]  
中国南方泥盆纪岩相古地理与成矿作用.[M].曾允孚等著;.地质出版社.1993,
[4]  
广西的泥盆系.[M].钟铿等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
[5]  
黔桂地区二叠系统综合研究.[M].沙庆安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0,
[6]  
理论地层学.[M].张守信著;.科学出版社.1989,
[7]  
中国东南岩石圈板块边界变质带.[M].谢窦克;郭坤一著;.地质出版社.1989,
[8]  
广西泥盆纪沉积相古地理及矿产.[M].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编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9]  
论褶皱幕.[M].尹赞勋等著;.科学出版社.1978,
[10]   扬子地块西南缘晚古生代基性岩浆岩的性质与古特提斯洋的演化 [J].
张旗 ;
钱青 ;
王焰 ;
徐平 ;
韩松 ;
贾秀琴 .
岩石学报, 1999, (04) :576-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