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的遗传研究

被引:35
作者
雷建勋
李泽炳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
[2]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 武汉
[3] 武汉
关键词
HPGMR; 雄性不育性; 遗传;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1990.04.01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长日照条件下,分析了HPGMR农垦58S与HPGMR 105S,HPGMR农垦58S与6个粳型品种、HPGMR 105S与1个粳型品种配制的F1、F2及回交F1代;HPGMR农垦58S与2个粳型品种的F3、F5家系,源于这两组合杂种后代的3个稳定可育纯系,及其与HPGMR农垦58S配制的F1代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HPGMR农垦58S与其转育的HPGMR 105S具有等位的光敏核不育基因。HPGMR的光敏核不育性属孢子体不育类型,受核内隐性主基因控制,不表现明显的细胞质效应。HPGMR的光敏核不育性及其育性恢复涉及到两对相互独立的核内主基因的遗传和弱效修饰基因的作用。拟HPGMR的主基因型为(ms1phms1phms2phms2ph),参试品种农垦58的主基因型为(Ms1phMs1phMs2phMs2ph),其余参试品种为(Ms1phMs1phMs2phMs2ph)。Ms1ph为完全显性,恢复能力为正常可育。Ms2ph为不完全显性,恢复能力弱于Ms1ph,为部分可育,Ms2ph基因间具有累加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20 / 4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水稻光周期敏感雄性不育性的遗传研究 [J].
靳德明 ;
雷建勋 ;
李泽炳 .
作物杂志, 1988, (03) :8-10
[2]   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的研究与利用——Ⅱ.育性的遗传行为观察研究 [J].
卢兴桂 ;
王继麟 .
杂交水稻, 1986, (04) :6-9
[3]   湖北光感核不育水稻的发现、鉴定及其利用途径 [J].
石明松 ;
邓景扬 .
遗传学报, 1986, (02) :107-112+165
[4]   湖北长日核不育水稻的研究与利用 [J].
冯云庆 ;
王长义 ;
李全新 .
作物学报, 1985, (04) :227-234
[5]   对光照长度敏感的隐性雄性不育水稻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J].
石明松 .
中国农业科学, 1985, (02) :44-48
[6]   水稻恢复系IR24恢复基因的初步分析 [J].
杨仁崔 ;
卢浩然 .
作物学报, 1984, (02) :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