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的遗传研究
被引:35
作者:
雷建勋
李泽炳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
[2]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 武汉
[3] 武汉
来源:
关键词:
HPGMR;
雄性不育性;
遗传;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1990.04.01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长日照条件下,分析了HPGMR农垦58S与HPGMR 105S,HPGMR农垦58S与6个粳型品种、HPGMR 105S与1个粳型品种配制的F1、F2及回交F1代;HPGMR农垦58S与2个粳型品种的F3、F5家系,源于这两组合杂种后代的3个稳定可育纯系,及其与HPGMR农垦58S配制的F1代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HPGMR农垦58S与其转育的HPGMR 105S具有等位的光敏核不育基因。HPGMR的光敏核不育性属孢子体不育类型,受核内隐性主基因控制,不表现明显的细胞质效应。HPGMR的光敏核不育性及其育性恢复涉及到两对相互独立的核内主基因的遗传和弱效修饰基因的作用。拟HPGMR的主基因型为(ms1phms1phms2phms2ph),参试品种农垦58的主基因型为(Ms1phMs1phMs2phMs2ph),其余参试品种为(Ms1phMs1phMs2phMs2ph)。Ms1ph为完全显性,恢复能力为正常可育。Ms2ph为不完全显性,恢复能力弱于Ms1ph,为部分可育,Ms2ph基因间具有累加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20 / 428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