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退变与终板内微血管形态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16
作者
彭城
任先军
梅芳瑞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
[2]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 重庆
[3] 重庆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终板; 微血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1.5 [脊柱及背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通过观测大白兔椎间盘退变过程中椎间盘终板内的血管形态以及血流量的改变,探讨终板内微血管的改变与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用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通过切除造模组20只免腰椎棘间、棘上韧带及棘突、关节突,造成力学失稳状态诱导形成椎间盘退变模型。分别在术后4、8个月通过扫描电镜、血流激光多普勒仪测定椎体终板内的血管形态以及血流量。结果: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椎间盘终板内的血管芽形态逐渐被破坏,微血管数量相应减少,终板内的血流量也明显减少,同时终板内血流量中心部位(靠近髓核区域)血流量多于终板内周围区域的血流量。结论:椎体终板内微血管的改变可能是椎间盘退变的促进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椎体终板形态与椎间盘营养的关系 [J].
任先军 ;
彭城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2, (07) :82-83
[2]   椎体终板的解剖与椎间植骨融合的相关性研究 [J].
任先军 ;
焦文仓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2, (06) :70-72+105
[3]  
Morphologic Differences of the Vascular Buds in the Vertebral Endplat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Study[J] . Sadaaki Oki,Yoshiro Matsuda,Taihoh Shibata,Hideo Okumura,Junzo Desaki.Spine . 199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