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关系的探讨

被引:8
作者
马淑梅
邹德玲
张贺
孙兆清
孙英贤
机构
[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心肌梗死; 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03年4月至2004年8月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92例发病24h之内入院的AMI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成人52例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立即采肘静脉血,测定血清CRP,并将上述患者分为CRP正常组(<10mg/L)36例,CRP上升组(≥10mg/L)56例。入选患者在服用调血脂药之前及出院时(3~4周),空腹状态下采静脉血测定Hcy和ox-LDL。其中58例患者出院后追踪观察6个月,统计其心脏事件的发生与Hcy及ox-LDL的关系。结果患者出院时血浆Hcy较急性期时明显下降(P<0·05),两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患者出院时血浆ox-LDL较急性期时明显下降(P<0·05),两者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CRP升高组血浆Hcy值与CRP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RP升高组血浆ox-LDL比CRP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追踪观察6个月,发生心脏事件者出院时血浆Hcy、ox-LDL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发生组(P<0·05)。结论Hcy、ox-LDL与CRP不仅共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且可能在导致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和促进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协同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38 / 93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 [J].
李凤春 ;
杨岩 ;
张晓纲 ;
臧彬 ;
潘莉莉 ;
李强 ;
尹正 ;
何凤云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4, (08) :506-506
[2]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J].
李忠心 ;
沈洋 ;
彭立人 ;
姜维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5, (10) :902-904
[3]   冠心病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J].
洪涛 ;
高炜 ;
朱国英 ;
霍勇 ;
姜宁 ;
蒋捷 .
中华内科杂志, 2000, (06) :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