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阶段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时变概率马尔科夫区制转移(MS-TVTP)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14
作者
张同斌 [1 ]
高铁梅 [2 ]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经济计量分析与预测研究中心
[2] 东北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
关键词
增长周期; MS-TVTP模型; 产出缺口; 驱动因素;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5.01.004
中图分类号
F124.8 [经济波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附加预期的IS曲线,构造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的一致合成指数代表综合产出缺口序列,选取状态空间模型估算预期变量,采用时变概率的马尔科夫区制转移(MS-TVTP)模型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的阶段运行特征与驱动机制。结论认为:产出缺口预期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显著为正,实际利率变量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显著为负,且两者的影响在不同区制具有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平滑概率和转换概率的估计结果显示,金融类和投资类先行指数是中国经济增长周期在各状态间转换的重要驱动因素。相对于促进经济回升,货币政策对经济的"降温"更有效。在经济回落时投资对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的影响较为迅速,但由于投资周期和固定资本形成等原因,经济回升时投资发挥作用的滞后期明显加长。稳定预期并释放改革红利,实施宏观审慎管理平抑经济周期波动是保持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经济周期波动与行业景气变动:因果联系、传导机制与政策含义 [J].
任泽平 ;
陈昌盛 .
经济学动态, 2012, (01) :19-27
[2]   中国经济波动来源于供给还是需求——基于新凯恩斯模型的研究 [J].
王燕武 ;
王俊海 .
南开经济研究 , 2011, (01) :24-37
[3]   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研究——在中国宏观经济周期分析中的应用 [J].
王建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3) :39-48
[4]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实际产出波动性的动态模式与成因分析 [J].
刘金全 ;
刘志刚 .
经济研究, 2005, (03) :26-35
[5]   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和相关性研究 [J].
刘金全 ;
范剑青 .
经济研究, 2001, (05) :28-37+94
[6]  
中国经济周期研究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刘树成主编, 2006
[7]  
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与预测方法[M]. 吉林大学出版社 , 董文泉等[著], 1998
[8]   REGIME SHIFTS AND INFLATION UNCERTAINTY IN PERU [J].
Castillo, Paul ;
Humala, Alberto ;
Tuesta, Vicente .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ICS, 2012, 15 (01) :71-87
[9]   Business cycle dynamics with duration dependence and leading indicators [J].
Layton, Allan P. ;
Smith, Daniel R. .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2007, 29 (04) :855-875
[10]  
Asymmetry in business fluctuations: International evidence on Friedman's plucking model[J] . Francisco Nadal De Simone,Sean Clark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 20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