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艾滋病相关社会歧视的策略

被引:15
作者
冯连贵
丁贤彬
彭传轮
王豫林
机构
[1]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艾滋病; 羞辱;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性病; AIDS; 社会歧视;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防治; HIV; 《艾滋病防治条例》; 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9 [其他]; R512.9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从人类发现艾滋病(AIDS)以来,歧视就始终伴随着它。虽然近年随着防治艾滋病宣传力度的加大,大众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有所提高,但艾滋病相关的社会歧视仍然严重,并成为遏制AIDS流行,减轻AIDS对个人、家庭、社会伤害的最大障碍之一。消除艾滋病相关的社会歧视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环节。现就有关艾滋病相关的社会歧视的消除策略进行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2295 / 229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耻辱和歧视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负面影响 [J].
阎志华 ;
吴尊友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 (04) :310-311
[2]   AIDS相关歧视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消除策略 [J].
曹晓斌 ;
庞琳 ;
吴尊友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 (03) :235-236+240
[3]   艾滋病宣传报道中歧视现象的研究 [J].
张有春 ;
李晓林 .
中国健康教育, 2005, (06) :473-475
[4]   AIDS相关羞辱与歧视的研究进展 [J].
陈永聪 ;
陈莹 ;
王学良 ;
李崇善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4, (06) :477-478
[5]   农村既往有偿供血社区居民AIDS相关歧视和耻辱调查 [J].
高建华 ;
郑锡文 ;
施小明 ;
杨忠民 ;
贾望谦 ;
张玉良 ;
董少良 ;
徐翠玲 ;
汪宁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4, (03) :175-177
[6]  
艾滋病防治条例释义.[M].王陇德;汪永清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