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南高温伏旱区杂交中稻品种库源结构对稻米整精米率与垩白粒率的影响

被引:35
作者
徐富贤
郑家奎
朱永川
王贵雄
机构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关键词
高温伏旱区; 杂交中稻; 库源结构; 整精米率; 垩白粒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3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 2 5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 ,研究了品种齐穗期库源结构对稻米整精米率与垩白粒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整精米率与源库比呈极显著负相关 ,垩白粒率与源库比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原因在于 ,随着杂交组合每穗着粒数的增加 ,单位颖花的源占有量减少 ,稻穗籽粒灌浆速率降低 ,灌浆历期延长 ,籽粒容重增大 ,整精米率提高 ;当籽粒灌浆速率降低时 ,淀粉粒间空隙减小 ,稻米垩白面积也减小 ,垩白粒率下降。川东南高温伏旱区生态条件下 ,杂交中稻组合稻米整精米率与垩白粒率要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应选用大穗型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432 / 4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早籼稻垩白形成中胚乳淀粉粒发育的电镜观察 [J].
沈波 .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04) :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