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理、地形因子对降水分布影响的估算和分析

被引:58
作者
舒守娟 [1 ]
王元 [1 ]
熊安元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
关键词
降水空间分布; 地形因子; 地理因子; 偏最小二乘回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不同与以往基于最小二乘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本文首次尝试将新型的第二代回归分析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应用到中国区域的降水建模中.利用区域内394个气象观测站建站到2000年45年(及以上)的降水资料,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年、季降水量和地理、地形因子(包括纬度、经度、地形高程、坡度、坡向和遮蔽度)的关系模型,估算了区域降水量中地理、地形的影响部分,并分析了这种影响的特征.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建立的模型能够解释70%以上的因变量的变异,相关系数基本都在0.84以上,经交叉有效性检验,模型的回归效果较显著.分析表明,在多元线性回归不适用的情况下,本文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简单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定性、定量地再现实际降水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1703 / 17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起伏地形下重庆降水精细的空间分布 [J].
陆忠艳 ;
马力 ;
缪启龙 ;
代强 ;
王扬锋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3) :408-412
[2]   基于GIS降水空间分析的逐步插值方法 [J].
周锁铨 ;
薛根元 ;
周丽峰 ;
孙琪 ;
康娜 .
气象学报, 2006, (01) :100-111
[3]   西藏地区复杂地形下的降水空间分布估算模型 [J].
舒守娟 ;
喻自凤 ;
王元 ;
白玛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3) :535-542
[4]   东北地区夏季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J].
韩艳凤 ;
江志红 ;
王冀 ;
张艳梅 ;
不详 .
气象科技 , 2005, (02) :136-141
[5]   中国降水场的时空分布变化 [J].
严华生 ;
严小冬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38-43
[6]   祁连山区降水资源网格场的模拟与分析 [J].
张杰 ;
韩永翔 ;
万信 ;
李栋梁 ;
马兴祥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2, (02) :108-111+119
[7]   运用地理因子推算山区局地降水量的研究 [J].
张连强,赵有中,欧阳宗继,赵新平 .
中国农业气象, 1996, (02) :6-10
[8]   黄土高原降水与地理因素的空间结构趋势面分析 [J].
穆兴民 ;
陈国良 .
干旱区地理, 1993, (02) :71-76
[9]   地形和海拔高度对降水的影响 [J].
傅抱璞 .
地理学报, 1992, (04) :302-314
[10]   一个计算山地地形参数的计算机模式 [J].
李占清 ;
翁笃鸣 .
地理学报, 1987, (03) :269-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