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失地风险分配差异

被引:4
作者
夏玉珍
王志丹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失地风险; 风险分配;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08.03.036
中图分类号
D922.3 [土地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120405 ;
摘要
农民失地风险的分配不仅由城市和政府流向失地农民群体,同时在失地农民群体内部也因个体差异而呈现出群体内部的两极分化。失地农民群体在行动能力上的差异影响着失地过程中失地风险的分配,而个人承担能力的不同也影响着失地之后风险的应对,同时失地农民群体两极分化不仅表现在阶层内部也表现在地区差异上。这种风险的分配机制和贝克等人的风险分配机制吻合。研究失地农民的风险分配差异可以使得政府对于失地农民的救助政策得到最大的发挥,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十堰统计年鉴.[M].十堰市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  
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其识别.[M].童星; 张海波;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  
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M].杨雪冬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  
农村社会分化与农民负担.[M].王春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  
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M].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鲜祖德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6]  
风险社会.[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著;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
[7]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
[8]  
江苏乡镇工业发展史.[M].莫远人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87,
[9]   风险社会的现代性审视 [J].
魏传光 .
求索, 2007, (10) :133-135
[10]   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实践与效果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J].
唐代盛 ;
郭海儒 ;
代云初 .
理论与改革, 2007, (02) :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