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生涯:赌博还是游戏?

被引:3
作者
陈先哲 [1 ]
刘皛 [2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学术生涯; 赌博; 游戏; 学术规则;
D O I
10.13397/j.cnki.fef.2013.04.012
中图分类号
G644 [科学研究工作];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马克斯·韦伯将德国式学术生涯比作一场鲁莽的赌博,指出作为筹码的学术自由的重要性;布迪厄则将法国式学术生涯比作一场游戏,强调文化资本在游戏中的关键作用。事实上,无论是学术"赌博"还是"游戏",其共同特征是拥有相对透明并得到学术共同体认可和遵守的规则。以此作为参照系,中国式学术生涯既非"赌博"亦非"游戏"。唯有通过政府学术治理的"去行政化"与学术共同体的自我变革双效并举,建立符合学术共同体内在逻辑的学术规则,中国学术人方能真正具备参与学术"赌博"或"游戏"的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学术等级系统与锦标赛制 [J].
阎光才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0 (03) :8-23+187
[2]   高校学术失范问题的探索性实证研究 [J].
阎光才 ;
张银霞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 8 (02) :121-134+191
[3]   布迪厄的“终生问题” [J].
刘拥华 .
社会学研究, 2008, (04) :113-137+244
[4]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50
[5]   “编外讲师”——德国学术职业生涯的独特设计 [J].
陈伟 .
比较教育研究, 2007, (04) :58-62
[6]   学术自由及其敌人:审批学术、等级学术 [J].
郑永流 .
学术界, 2004, (01) :178-186
[7]   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 [J].
李全生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2) :146-150
[8]  
韦伯论大学[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 2006
[9]  
论国家的作用[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德)威廉·冯·洪堡(WilhelmVonHumboldt)著, 1998
[10]  
通往奴役之路[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F.A.vonHayek)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