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玉米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84
作者
孙峰成 [1 ,2 ]
冯勇 [2 ]
于卓 [1 ]
赵瑞霞 [2 ]
张来厚 [2 ]
苏二虎 [2 ]
刘志雄 [2 ]
石海波 [2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关键词
玉米群体; 农艺性状; 产量; 营养品质; 灰色关联度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明确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营养品质的关系,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2个玉米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营养品质等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是出籽率、行粒数、穗粗、百粒质量、株高等;与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和赖氨酸含量等营养品质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是穗粒数、百粒质量、行粒数、出籽率、穗行数等。根据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关系,说明在玉米群体产量、营养品质改良的过程中,在保证适当株高的前提下,要注重选育出籽率、百粒质量较高品种,同时不要忽略对玉米群体穗行数、行粒数、穗粗的选择,为选育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玉米不同自交系抗旱性综合评价研究 [J].
陈勋基 ;
阿不来提 ;
郑军 ;
葛峰 ;
王冬梅 ;
危晓薇 ;
梁晓玲 ;
黄全生 .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02) :317-322
[2]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史明山 ;
孙海昆 ;
杨密珠 ;
焦宏业 ;
王磊 .
陕西农业科学, 2008, (02) :5-6+36
[3]   四川省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J].
唐海涛 ;
林勇 ;
叶国成 ;
陈宛秋 ;
张彪 .
玉米科学, 2007, (01) :48-52
[4]   糯玉米鲜穗产量与穗部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J].
李永洪 ;
谢戎 ;
李乾平 ;
唐春 ;
刘成元 .
山东农业科学, 2007, (01) :8-11
[5]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 [J].
宫万明 ;
邓少华 ;
何文安 ;
贾恩吉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19-22+25
[6]   灰色关联度法在玉米自交系选育上的应用 [J].
冯益民 .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3, (S2) :57-58+79
[7]   灰色系统理论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J].
梁晓玲 ;
阿布来提·阿布拉 ;
李进 ;
冯国俊 ;
李铭东 ;
李维鼎 .
新疆农业科学, 1999, (04) :2-5
[8]   灰色系统理论在玉米育种上的综合应用 [J].
吴敏生 ;
戴景瑞 .
华北农学报, 1999, (02) :3-5
[9]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自交系选育中的应用 [J].
张桂华 ;
张晋纯 .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7, (04) :51-52
[10]  
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 邓聚龙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