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亚高山不同暗针叶林群落类型的冠层降水截留特征

被引:33
作者
吕瑜良 [1 ]
刘世荣 [1 ]
孙鹏森 [1 ]
刘兴良 [2 ]
张瑞蒲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2]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3] 烟台市昆嵛山林场 
关键词
亚高山; 暗针叶林; 冠层截留; 森林水文;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7.0420
中图分类号
S715 [森林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林分和小流域尺度上,应用模型研究了四川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冠层的降水截留特征.结果表明:生长季节(5—10月),箭竹-岷江冷杉原始林冠层截留系数在33%~72%之间,平均48%;冠层截留量与降水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截留系数与降水量之间呈负指数函数关系;试验小流域内,植被冠层最大截留量的平均值为1.74mm,不同林分间的差异显著,其顺序为藓类-箭竹-岷江冷杉林>草类-箭竹-岷江冷杉林>藓类-杜鹃-岷江冷杉林>草类-杜鹃-岷江冷杉林>杜鹃灌丛;冠层最大截留量与叶面积指数(LAI)之间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冠层截留量、冠层最大截留量、附加截留量分别占同期降水量的39%、25%和14%.所选模型对整个生长季平均截留量的模拟效果较好,相对误差为9%~14%.
引用
收藏
页码:2398 / 240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林冠截持降雨模型的初步研究
    郭明春
    于澎涛
    王彦辉
    沈振西
    时忠杰
    杜阿朋
    何常清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9) : 1633 - 1637
  • [2] 高山峡谷地区森林流域分布式降雨-径流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刘建梅
    裴铁璠
    王安志
    杨弘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9) : 1638 - 1644
  • [3] 云杉截留降雨实验与模型
    王安志
    刘建梅
    裴铁璠
    金昌杰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2) : 38 - 42
  • [4]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陈东立
    余新晓
    廖邦洪
    [J]. 世界林业研究, 2005, (01) : 49 - 54
  • [5] 岷江上游植被冠层降水截留的空间模拟
    李崇巍
    刘世荣
    孙鹏森
    张远东
    葛剑平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1) : 60 - 67
  • [6] 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评价
    姚建
    丁晶
    艾南山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4) : 380 - 383
  • [7] 贡嘎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林冠截留特征研究
    谢春华
    关文彬
    吴建安
    程根伟
    罗辑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4) : 68 - 71
  • [8] 长江上游森林植被水文功能研究
    刘世荣
    孙鹏森
    王金锡
    陈林武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5) : 451 - 456
  • [9] 贡嘎山森林小流域水文特性探索
    易立群
    缪韧
    林三益
    [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0, (01) : 89 - 94
  • [10] 树冠截留降雨模型研究进展及其述评
    张光灿
    刘霞
    赵玫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0, (01) : 67 -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