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茶与福鼎大白茶种间杂交幼胚的组织培养及亲子鉴定

被引:28
作者
刘本英 [1 ]
周健 [1 ]
许玫 [2 ]
唐一春 [2 ]
王丽鸳 [1 ]
成浩 [1 ]
张小飞 [1 ]
王平盛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 云南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茶; 云南大理茶; 福鼎大白茶; 种间杂交; 幼胚组培; 亲子鉴定;
D O I
10.16420/j.issn.0513-353x.2008.05.004
中图分类号
S571.1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为解决茶树种间杂交不亲和及F1代生长发育困难等问题,在云南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W.W.Smish)Melchior]与福鼎大白茶(C.sinensis‘Fuding Dabaicha’)间进行了种间杂交试验,随机选取9个F1代杂种幼胚进行了组织培养,其余杂种田间播种,获得福鼎大白茶(♀)×云南大理茶(♂)杂交组合的3个幼胚组培苗株系,而播种的萌芽率为零。应用简单重复区间序列(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F1代组培苗进行了亲子鉴定,其中15个随机引物在第1株杂交后代(F1-1)中共扩增出283条ISSR谱带,包括能在双亲中检出的275条和F1-1自身的特异带8条。在第2株杂交后代(F1-2)中有282条谱带能在双亲中检出,在第3株杂交后代(F1-3)中有288条谱带能在双亲中检出。卡平方检验表明,在F1-1、F1-2及F1-3中扩增出的谱带数与亲本中各对应位点所显示的谱带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ISSR鉴定结果证实了杂种的真实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35 / 7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高等植物启动子功能和结构研究进展 [J].
夏江东 ;
程在全 ;
吴渝生 ;
季鹏章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1) :7-14
[2]   茶树组培快繁技术的优化研究 [J].
周健 ;
成浩 ;
王丽鸳 .
茶叶科学, 2005, (03) :172-176
[3]   福建茶树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和品种创新 [J].
叶乃兴 ;
杨如兴 ;
郭吉春 ;
杨江帆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2) :174-177
[4]   中国野生大茶树的地理分布、多样性及其利用价值 [J].
王平盛 ;
虞富莲 .
茶叶科学, 2002, (02) :105-108+134
[5]   云南大叶茶与汝城白毛茶杂交后代的RAPD亲子鉴定 [J].
黎星辉 ;
施兆鹏 ;
刘春林 ;
罗军武 ;
沈程文 ;
龚志华 .
茶叶科学, 2001, (02) :99-102
[6]   应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晚绿”品种的杂交亲本 [J].
梁月荣 ;
田中淳一 ;
武田善行 .
茶叶科学, 2000, (01) :22-26
[7]  
中国茶树品种志[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茶树品种志》编写委员会编著, 2001
[8]   An efficient liquid culture system for tea shoot proliferation [J].
Sandal, I ;
Bhattacharya, A ;
Ahuja, PS .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2001, 65 (01) :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