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格信任到算法信任:区块链技术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16
作者
郝国强
机构
[1]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社会信任; 可信账本,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D O I
10.16601/j.cnki.issn2096-7349.2020.01.018
中图分类号
TP311.13 []; D64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学科分类号
1201 ; 0305 ; 030505 ;
摘要
信用是人类社会运行的润滑剂。从基于人际关系的人格信任,到基于普遍主义的抽象的系统信任,人类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发生演化。区块链技术的诞生带来了分布式账本,建构了一种基于技术的算法信任。分布式账本与复式记账法的财务账本、集体记忆共同维护的心理账本相比,具有自动化、智能化记账且不可篡改等优势,给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发展来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人格信任与现代的系统信任以及算法信任之间的关系是继承、对应和共存,现代信用体系建设应该继承传统诚信文化资源以及人格信任传统。鉴于此,应加强跨学科的基础研究,培育区块链专业人才;以政府为主导,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征信机构的区块链技术创新;加强诚信文化建设,配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区块链.[M].保罗·维格纳;迈克尔·凯西.中信出版社.2018,
  • [2] 区块链领导干部读本.[M].任仲文.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
  • [3] 区块链.[M].纳拉亚南.中信出版社.2016,
  • [4] 中国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建设及其次序研究.[M].毛道维.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 [5] 信任论.[M].郑也夫.中信出版社.2015,
  • [6] 道德情操论.[M].(英) 斯密 (Smith;A.) ; 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 [7] 电子政务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M].刘焕成; 著.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
  • [8] 现代性的后果.[M].(英) 吉登斯 (Giddens;A.) ; 著.译林出版社.2011,
  • [9] 经济分析史.[M].(美) 熊彼特; 著.商务印书馆.2009,
  • [10] 信任社会.[M].(法)阿兰·佩雷菲特(AlainPeyrefitte)著;邱海婴译;.商务印书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