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川东南区深部作用与盖层构造演化及气藏分布关系
被引:10
作者
:
童崇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童崇光
机构
:
来源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
1987年
/ 03期
关键词
:
断裂运动;
隐伏构造;
深部构造;
低速层;
气田分布规律;
构造发育程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四川盆地形成和盖层构造演化主要受中生代以来深断裂压剪活动的控制。川东区宽约200—300km之间展布着7—8排高陡背斜带。它们和隐伏的深断裂有成因联系。晚中生代以来,这些深新裂从深层向浅层发展,从盆地边缘向盆地内延伸,导致盆地内断褶构造发育。川东南区气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断褶构造发育程度及储层后生孔洞缝发育程度的控制。发育程度适中的低缓或隐伏构造圈闭是天然气聚集的场所。川东南区已知的气藏基本上分布在这类圈闭中。隐伏断裂及构造圈闭是目前钻探的主要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川东南地区区域构造特征及圈闭类型与气藏分布关系
童崇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
童崇光
张亮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
张亮鉴
[J].
石油实验地质,
1981,
(03)
: 155
-
165
[2]
四川盆地潜伏构造分析
徐和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
徐和笙
[J].
天然气工业,
1981,
(03)
: 18
-
27+17
[3]
中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以来地裂运动对石油等矿产形成的影响[J]. 罗志立.四川地质学报. 1981(00)
[4]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 科学出版社 , 黄汲清指导, 1980
←
1
→
共 4 条
[1]
川东南地区区域构造特征及圈闭类型与气藏分布关系
童崇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
童崇光
张亮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
张亮鉴
[J].
石油实验地质,
1981,
(03)
: 155
-
165
[2]
四川盆地潜伏构造分析
徐和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
徐和笙
[J].
天然气工业,
1981,
(03)
: 18
-
27+17
[3]
中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以来地裂运动对石油等矿产形成的影响[J]. 罗志立.四川地质学报. 1981(00)
[4]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 科学出版社 , 黄汲清指导, 1980
←
1
→